#
#
#

        考古研究表明安徽凌家滩遗址初具“古国”雏形

        作者:核实中..2014-06-24 15:09:05 来源:新华网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一的安徽凌家滩考古发掘,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考古专家经过调查、钻探、发掘研究,发现凌 家滩是5000多年前巢湖流域乃至长江下游的一个大型区域中心,在它的周边还有数个小的聚落群体,是一个“众星拱月式”的社会组织结构,凌家滩先民不仅发展了稻作农业,还 以多种动物为饮食材料,当时的社会组织已具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专家认为这一发现或将中华文明史提前到5300年前。

            据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朔知介绍,为了解凌家滩遗址和凌家滩文化内涵,自2008年以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以往凌家滩遗址墓地发掘取得重大收获的基础上, 以“探寻活着的世界”为目标,围绕凌家滩遗址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钻探、发掘工作。到目前为止,已连续6年开展了8次区域系统调查,踏查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通过2 008-2013年对凌家滩及其周边的连续区域系统考古调查、2011-2013年对凌家滩遗址本体的勘探、2013年对凌家滩遗址石头圩区域及外围韦岗遗址的发掘, 证实了凌家滩遗址规模巨大、功能齐全、等级分明,是一处大型中心聚落,且在其周边分布着规模不等的至少10处以上的中小型聚落。

             韦岗遗址距凌家滩遗址约2.7公里,为一处凌家滩文化时期的“卫星村”性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230平方米。在遗址南侧边缘发现一条沟状堆积,已发掘 长约19米、宽约5米的一段,沟内有一条用碎陶片、石块铺成的类似道路的一段遗迹,长约6.7米、最宽约1.3米。另在沟底发现一批柱洞共有近百个,其功能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出土的凌家滩时期遗物有陶鼎、缸、豆、纺轮、饼、丸等,石器仅有少量残损的锛、斧、凿,但砺石较多。此外,动物骨骼发现较多,包括牙齿、颌骨、鹿角等。首次发现的类似 道路的遗迹和成批柱洞则填补了凌家滩时期居民生活材料的空白,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食物选择的倾向性。

            凌家滩遗址本体所发现的内外两重壕沟是考古工作中的重要发现。其中长达2000余米、最宽近30米的宽大壕沟是同时期屈指可数的大型壕沟,是划分居住区与贵族墓地 的一道重要界线,居民区集中在壕沟环绕的区域内,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在其外围还有零散居住点,以挖槽填红烧土作为建筑的基础,以木骨泥墙为墙体,并出现了面积至少 超过200平方米的大型特殊建筑。

            这一完整聚落的发现,获得了凌家滩先民生活的各个环节信息,尤其是对遗址的布局、建筑形式、饮食内涵有了更多的了解,凌家滩先民不仅能够制造、拥有大量玉石器,还 发展了稻作农业,饲养或捕猎猪、鹿、鸟禽等多种动物丰富饮食品种。为研究凌家滩文化社会的组织结构、基本的社会组织单元及其人口数量、氏族内部和氏族之间的等级差异等 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野。

            朔知说,凌家滩文化距今5300~5800年,正处于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节点上,其文化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历程,“众星拱月式”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环壕聚落”的 发现,并结合业已发现的大型祭坛、高等级的大型贵族墓葬、大型红烧土建筑,及功能多样、精美绝伦的礼制性玉石器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凌家滩人口的繁盛,中心与周边的等级 分化十分明显。

            朔知认为,凌家滩文化在社会组织、贫富分化、玉石器制造等方面都是同期文化中表现最突出的,凌家滩遗址中祭坛、大型壕沟等一批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发现,显示其强大 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说明当时可能已经出现了集军事指挥、宗教祭祀和社会管理于一身、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区域性政体—早期国家,进入了“古国”时代,迈入了 文明社会的门槛。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4(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