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杨柳青寻觅文化记忆

        作者:刘阳2025-10-31 08:35: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游客在杨柳青古镇年画里寻觅文化记忆  天津市西青区委宣传部供图

          “十四五”期间,天津杨柳青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致力于将杨柳青打造为大运河畔最璀璨的“文化明珠”。

          科技赋能,佳节焕新韵

          10月6日中秋之夜,一轮“超级月亮”悬于南运河上。在杨柳青的抱鱼广场,实景演艺《一河千年水·万载杨柳情》第三幕如期上演。御河桥畔,水幕灯光秀点亮运河两岸,300架无人机与80盏孔明灯在夜空中交织出节日图景与祝福文字,为游客营造出如梦似幻的节日氛围。赏彩灯、看演艺、绘长卷、玩解谜……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寻觅文化记忆,感受古今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作为天津市西青区文旅的“金字招牌”,杨柳青已成为游客体验国潮民俗的首选地。假期前夕,杨柳青围绕街景提升、业态升级、场景丰富等方面推进焕新工程,并增设多处中秋彩灯。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展出《菓仙敬月图》等馆藏中秋主题年画,并同步推出系列文创产品,让传统艺术走入现代生活。

          以演传史,再现“赶大营”精神

          “赶大营”是杨柳青独特的历史记忆。今年适逢“赶大营”150周年,杨柳青以“古镇绘盛世·画游杨柳青”为主题,推出系列文旅活动。天津杨柳青文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杰介绍:“我们围绕木版年画文化元素,通过‘赶大营’沉浸式演出、年画仕女掌灯仪式、无人机孔明灯表演等近900场演出,展示杨柳青的在地文化。”

          杨柳青是新疆数十万“赶大营”后人的原乡。当年,左宗棠西征军进入新疆,杨柳青人追随大军开展商贸和垦殖活动。实景演艺《一河千年水·万载杨柳情》以杨柳青货郎张万河的“赶大营”经历为叙事主线,融合地方婚俗、工艺特色,再现了杨柳青人远赴西域、百艺进疆、支援边疆的历史壮举。剧情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大义紧密相连,深刻诠释了天津卫的“义”与杨柳青的“根”。

          IP活化,打造文旅新高地

          在杨柳青,游客可通过互动游戏赢得“古镇银票”,凭票可在30余家商户享受满减优惠、兑换礼品或参与“赶大营盲盒墙”抽奖。这一设计灵感源于光绪二十七年津商在新疆发行私商银票的历史。银票的引入,既让游客重温商贸往事,也有效拉动了景区消费转化。

          如今,文化体验已从旅途的“附加项”升级为景区的“核心IP”。当水幕灯光映照运河,当游客沉浸于“年画坊月下游园会”的多元演出,当仕女掌灯仪式唤起浓浓节韵……互动体验的丰富显著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也让古老文化“活”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消费体验。

          近年来,天津市西青区持续推动文化传承与文商旅融合双向发力。2021年,杨柳青古镇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022年,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自2024年起,杨柳青通过场景、业态、活动全面焕新,热度持续攀升,实现人气与营收双丰收。

          天津市西青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万松说,“十五五”期间,西青区将聚焦“年画中国·中国年画”主题,全面提升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与服务水平,持续策划举办杨柳青灯展等品牌活动,打响杨柳青文化IP,全力打造京津冀特色旅游目的地。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3(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