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山河入画皆诗意,家国存心即丹青——姚榕华油画创作的风格嬗变与历史叙事

        作者:姚允东2025-09-09 09:15:57 来源:山东省油画学会

          《次仁拉珍肖像》 90x60cm 布面油画 2015

          姚榕华作为山东画坛“70后”代表性艺术家之一,身上标签众多,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专业负责的优秀教师,风格鲜明的油画家。而今,他身上最重要的标签已然成为“山东大学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学科带头人。个人绘画风格的形成是一个艺术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梳理姚榕华近10年创作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带领团队在主题性美术创作道路上的坚持与探索。

          画什么和怎么画,是画家一生都要面对的问题。在当代艺术家们所能表现的题材越来越宽泛,而我们能够看到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与艺术风格也越来越丰富。很多身处其中的画家,为了探索出个性化、典型性的语言图式来表达自我的艺术观念,会进行不懈的试验,而这又与画家的个性、修养以及审美理想密切相关。探寻姚榕华油画创作风格的选择和成长之路,就要从地域文化、教育环境、时代风貌及其个人精神去向等多个层面追根溯源。

          当姚榕华在1990年代中期进入专业艺术院校开始接受系统专业训练之时,各种多元化的艺术思潮已经随着全球化进程而涌入国内,再现性的写实绘画艺术已经渐渐成为一种过去式的艺术潮痕而式微,但他依然选择了写实性油画的创作之路。姚榕华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教育正是深植于山东艺术学院这样一所具有深厚现实主义创作和教育传统的著名院校。姚榕华自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后不久,面对当时的油画发展曾撰写了《观念的再现—略论当代再现性油画的发展前景》一文,就曾发出“再现性油画在科技飞速发展、前卫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仍蕴含着潜在的巨大生命力”的论断,坚决捍卫写实性油画。

          一个人所身处的平台和环境,造就了其观看世界的方法和维度的不同。身处山东大学这一具有120多年校史的世界知名大学,无法不被其绵长的历史、辉煌的成就、杰出的贡献,以及历百年而不断的精神所触动。山东大学的发展史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和山东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主题性美术创作首先需要艺术家对内容题材和主题思想有深入理解,其次要不断地锤炼语言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基于这样的理念,姚榕华对表现对象和现实生活进行深入观察,并将社会意识和民族理想贯注其中,使作品既朴实感人又具有厚重的精神内涵。

          在当代主题性创作中,艺术家们除了回望历史之外,也在努力关注当下,力图紧扣时代主题,以手中的画笔镌刻当下,让作品与社会景观构建起最广泛的连接,始终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他特别注重对现实题材的挖掘和表现,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将社会意识和民族理想贯注其中,使作品具有厚重的精神内涵。在美学呈现上,姚榕华的油画作品注重空间调度、光影的处理和色彩的运用。他惯于以电影语言的手法,对人物和场景的时空再现,光影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气氛,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的魅力。同时,他通过对色彩的精心调配,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色调,给人一种诗性而唯美的感觉。

          姚榕华以见微知著的主题,写实的笔触,诗意的语言,温暖细腻的叙事等多元组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油画风格,搭建起了观众与作品、作者之间共情联结的场域,实现了个性创作与家国叙事的统一。通过对山东和山大的描绘,以小见大地折射出当代中国人守正创新、奋发图强的精神气象和时代风貌。这也正彰显了 “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在新一代山大人身上的传承。

          对于姚榕华油画创作个案的梳理,让我们得以管窥其创作风格的形成和嬗变之脉络,也为其领衔提出的“山东大学重大主题美术创作”提供了实践支撑和学理阐释,进一步扩展主题创作的题材覆盖面和挖掘深度。一个时代的艺术风貌是艺术家与这个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作品与时代的气息相互贯通,形成代表时代精神的艺术思潮。希望他能够一如既往地去观察、感受、提炼所身处的这个时代,表达时代的变化。

          文/姚允东,2025.9.6)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