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现代”大展开幕全面诠释上海中国式现代化先锋样本

        作者:刘净植2025-09-06 08:32:22 来源:美术报

          8月28日,由上海美术馆主办,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常熟市文化博览中心(庞薰琹美术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支持的上海美术馆年度大展“上海现代”开幕,通过“红色烂漫”“摩都日常”“海上新潮”三大板块的翔实叙事展现20世纪以来上海的文化嬗变,集中呈现木刻、宣传画、建筑、设计、油画、国画、摄影、电影、漫画、音乐等多元媒介作品600余件(组),全面解析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基因和人民创造历史的文明密码。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沿阵地,上海的现代化历经三个阶段的历史蜕变:被动接纳阶段、主动探索阶段、自主创新阶段,每一阶段都烙印着时代精英的觉醒、艺术形式的革新与社会观念的裂变,艺术作品中交织着极精微的审美格调和可触摸的市井气息。

          “红色烂漫——从精英觉醒到大众共鸣的先锋性开拓”集中展示充满浓烈情感且与上海联接颇为深厚的木刻、宣传画、连环画等艺术形式。呈现上海如何将精英的觉醒转化为大众的文化动员,形成东方革命美学的独特性和上海现代的先锋性特征:艺术介入现实、引领未来,并最终服务于人民。

          上海现代的密码,藏在梧桐树影与设计师的草图之间。展览第二板块“摩都日常——从市井烟火到全球叙事的混杂性共生”通过建筑、设计、漫画与电影,解析这座城市独特的“混杂性”现代特征——它拒绝非此即彼的文化对抗,以并置、拼贴与融合的智慧,将矛盾转化为创造力的源泉。

          这种混杂性正是上海对现代性的独特解答:以开放姿态包容他者,却始终保持着文化主体的清醒。在展览策展人项苙苹看来,今天的“现代”是先锋性文化探索向全民性转化的成果,是中华文化现代性表达的重塑与更新。

          在“海上新潮——从文人墨戏到当代语汇的流动性实验”板块中,现代油画与海派国画共同诠释了海派文化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全球化语境中探索并重构自身的叙述模式。多件名家真迹悉数亮相,“东方之笔”张大千《番女掣厖图》罕见展出,笔法融合敦煌元素,描绘边疆女子与黑厖动静相映,极具生趣。此外,吴昌硕、吴湖帆、任伯年等海派巨擘的经典之作也重磅呈现。

          2004“上海摩登”的学术顾问和“上海现代”的策展顾问、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表示:“‘摩登’一词一经诞生,就已经超出了‘现代’的一般涵义,深深地扎入上海城市的底层,与一个或若干年代的生活拌和在一起,演化为这座现代之城的国际公民的普遍心态,演化为这座城市所特有的趋高、趋动、趋新的品性。”

          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表示:“上海以自身的艺术实践启示我们,现代性并非单一终点,而是一场多元、开放的重新书写;真正的国际视野,恰恰源于深厚的文化自信与人民立场。

          展览期间,上海美术馆将推出精彩美育活动。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8(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