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六位艺术家作品在深圳美术馆“再造灵境”

        作者:戴维章2024-11-09 08:25:22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未被证伪》系列作品(增强现实装置)
          陈抱阳

            1990年,钱学森给时任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专家组组长汪成为写了一封信,给“Virtual  Reality”提供了两个翻译——“人为景境”或“灵境”。钱学森说:“我特别喜欢‘灵境’,中国味特浓。”30年后,钱学森的这封手稿被重新发现并在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让人们惊叹的不仅在于钱老对于科学技术的前瞻性判断,还在于他所提出的“灵境”一词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仿佛瞬间赋予冰冷的科技以灵魂,并嫁接了中国古人对于空灵、理想之境的种种想象和虚实相生的哲学观念。

            这也正是由深圳美术馆主办的“再造灵境——当代艺术展”对于包含VR在内的新媒体技术背后的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思考与探讨的“原点”。于9月27日至11月24日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呈现的本次展览,从“艺术与科技”主题出发,旨在展现当代艺术家利用新技术所进行的一系列艺术实践与成果。

            展览邀请了陈抱阳、邓悦君、高世强、李舜、王之纲、郑达6位国内具有创新精神的当代艺术家参展,他们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新技术、新观念和新语言,让传统艺术在现代文明中进行延展。

            其中,王之纲的作品《骷髅幻戏图》以南宋李嵩的绢本设色团扇画《骷髅幻戏图》为文化素材,通过交互装置感应的互动设置对传统扇面绘画进行数字再现,让观众在与画面的互动中进一步将宋画中的寓意进行拓展和延伸;邓悦君通过技术手段再造了一个可聆听虫鸣又可感受“呼吸”的五彩斑斓的“桃花源”;郑达用自主研发的控制系统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创造出一个艺术家与人工智能互相“协作”的“花开”与“花落”,实现了从“现代折纸”到“数据化的实体交互”再到“智能化的创作系统”的艺术转换;高世强的《山水:一份宣言》则展现了艺术家对中国山水画背后“山水精神”的探寻和追问,他将自己对一系列“山水行动”的记录与感悟凝结在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山水影像作品之中;李舜的《林泉高致二》《格物致知·自叙帖》《格物致知·剩山图》等作品展现了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笔墨当随时代”的当代思考和视觉转换,他在作品中用影像的方法造字,其目的不在于数字化地模仿传统笔墨,而是借助摄影去激发一种对书画传统的重新理解与审视;陈抱阳的增强现实装置《未被证伪》系列作品,通过多维度、空间化以及沉浸式的艺术营造,在给观众带来丰富感知体验的同时,展开由科技所带来的对宇宙、生命、文明以及个体的认知,并反思人工智能不断迭代给人类的启示和意义……

            “我们选择了6个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家个案,试图从眼、耳、鼻、舌、身、意出发,做一个浅显的识别和研究,管窥当下‘艺术赋能,科技向善’的‘灵境’一斑。”策展人朱小钧介绍,策展的目光在于科技艺术的传统复归:“我们理解的‘灵境’呈现,不仅仅是时间维度、线性意义上的技术进步,而是体现文明和人性的方向、呈现传统复归在技术加持下的新景观:它依赖于艺术生态、精神价值的多样性,需要以传统文化的多元、繁杂和矛盾为土壤。”

            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科技”展览,此次展览艺术家用各种新的技术和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感官的艺术呈现。展览中既有“山水画”“花鸟画”,也有“人物画”,还有可听的虫鸣、流水与风声;既有现实可感知的作品,也有增强现实的作品。展览中的作品早已超越了传统架上绘画欣赏的审美经验,艺术家使用综合性技术手段来呈现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展览,公众可以深切感受到数字美学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更加多样化、自由化和开放化。策展人游江表示:“展览让艺术和科技相遇,艺术家们从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现实出发,利用新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让新科技为艺术赋予了新的可能性,也让艺术作品具有了新的呈现形式与感知方式。展览并不是简单地呈现艺术家利用新技术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转换,而是对传统图像和思想的一种全新演绎和重现,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艺术家面对新技术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再认知和阐释。”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2(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