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哲学NO.5 版画 177cm×117cm 2019年(金陵美术馆馆藏)
起初知道应金飞是因为喜欢他的作品,后来一起参加了些学术活动,便有了交流。2021年在山东济南举办了“中国水彩画泰山学术论坛”,作为发言人之一我谈到了中国水彩近年来的发展,其间,特别谈到有些以水彩为媒介的艺术家明显偏于更为主观且带有某种文化策略的写实,应金飞就是这个较小群体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的确,应金飞近年的艺术创作显现出思想上的沉凝和美学哗变。显然,这种美学区别于温婉迷蒙,而是一种迷恋神秘力量的美学,在对日常性消磨的警惕中,应金飞的创作是关于世界不确定性的理性思考,呈现了万物在表面逻辑之外的丰富与含混。他把绘画形象从确认性和相似性等同的逻辑中解放出来,也从经验空间中解放出来,画面空间显现出非日常性,而主体却变为自在的幽灵。可以说应金飞的空间表现是相似性作用,而主体表现应该是确认性作用。非经验的视觉介入使应金飞的画面构成实相与幻象的悖论,人性与自然的抵牾等,转而静观取代了浏览,凝思取代了直觉。他有意识去除了多余的现实,强调对角色的主观干预,并用特写给所指造成了一种强制性约束。这些非现实生活化的语义构成了艺术家自身的逻辑,让人们在破碎的世界找到支点,在日常经验与梦境世界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发生互动。这些应该是人对于社会情感经历的记录,抑或是对人类生存逻辑的质疑。艺术史中运用叙事营造寓言者不难寻绎,但假借视觉叙事的应金飞应该是个例外。他抑制叙事的常态性逻辑,诱发解释,因为所有事物的真实性都不等同于外在开显的那样。
再则,应金飞的绘画风格保持了精微、神秘或超现实。他将对细节的痴迷、对情绪的控制、对意识的驾驭并置,像承诺一样站在现实和时间的边缘,创造出现实主义和虚构之间的奇幻情境。一只鸟跟随空中的人飞翔,或一个面具女生的思虑,还有被折叠的时间中历史遗存物的对映,以及长满了细枝的风景……他的绘画既传达了自然魅力,又兼含着拥抱现实的力量,包括其私人化的隐蔽部分。而后将重要的空间留给空白,让思想在其间自由,并将这种非线性叙事转化为符合自身逻辑的画面,在探索无限的同时试图发现极限。所以,他的艺术创作忽略了惯常与谄媚,更多体现为对自然、对生命隐秘的记忆和庇护。应金飞是在凝固与漂浮中思想的人,且不断尝试以思想的运动姿态对抗固有力量。即便是静态的事物在应金飞的笔下都蕴含着一个对立与统一的辩证运动。他笔下的物象具有神经质般的超常性,如他的人物创作体现出非典型环境中的人,简约的背景,近乎于雕塑般的主体形态描绘,在人与环境的节律之间,构建出艺术家与创作对象的确切联系,这种联系演绎着他的思考,其间却回避了对描绘对象的确切情感判断;还有静物看似静止,而动物头骨、佛像、陶俑却浮在空中,这恰恰符合了现代物理学的原理,也显现了他对时间、空间结构的驾驭能力;他的风景绘画既是可见的自然,又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印记,他对风景的独特感知和表达具有质变性意义。应金飞并非强化当下的不可知及神秘主义,而是对这个世界进行所谓本质、秩序的索解之时,试图发现关于人与物的异景与可能性。可以说,应金飞的绘画表现有一种介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状态,继而因异常秩序导致了实际意义的消失。这样看,应金飞的绘画艺术中的人物、风景、静物的表情构成了现代都市缝隙间的浮游,在真实与神秘之间,在冷静的叙述中丰富了视觉维度。
总体而言,应金飞的艺术创作过程更像是遐想之余的精心捕捉,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真实外表颠覆了我们的惯常认知,感受到与真实的距离。他以近乎一种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耐性考验,冷静控制着创作主体的情感,总感觉画面中有些莫名的因素在默默抵抗。应金飞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世界的看法,在他营造的个人化艺术空间中,无论是现在或是过去,在蜕变和重组时都变成了一个严肃的游戏。对此,他保持着表达的警觉,或者免受潜伏的危险。正如艺术史所讲的那样,艺术创作不仅仅是一种印象,而是一种动机,一种突然的命令将自己投射到那里。
之所以文中很少提及他是优秀的水彩画家,源自我与他交流时的评判,我认为,应金飞的艺术创作仅仅是用了某种媒介而已,他更多的优势在于艺术家的知性表达,这种知性萌动的幻象可称之为对艺术的自觉,让一种可见的空间、可听的时间共同转化为自然与智慧的秘境。这种艺术表达方式的尝试,或可作为当下艺术创作的镜鉴与参考。
(文/杨大伟,2022年12月14日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