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组
姓名:蓝天组 性别:男
国籍:奥地利
专业:建筑设计
标签:解构主义急先锋
创始人Wolf D. Prix
在现代建筑领域,蓝天组可谓解构主义急先锋。蓝天组的设计非常注重空间。认为“在西方城市的形态中,发现一种在同一时段变化的建筑是自己工作中的一种新的范例”,强调建筑在城市中的位置与变化是“蓝天组”设计的一个出发点,对空间的全新体验和视觉刺激成为“蓝天组”设计的最终目的。
不确定,非中心,摇摆,无界限,空间的连接,延伸,冲突,不调和,戏剧化,这些有关变化或者变换的说法在“蓝天组”的作品里得到很好的阐释,一种有关变化的哲学其实也是当代艺术的哲学,也是艺术和建筑得以保持活力的所在,变化是永恒的,不变只是暂时的。
线条,在“蓝天组”那里成为打破固有界限的最积极的因素,对于解构主义来说,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在“蓝天组”的设计中,运动是所在视觉因素的出发点,基本手法和哲学根基,在“蓝天组”那些一大群交叉密集的线条之中,有一些继续向前,逐渐拓展为一个面,一个体块,另一些线条则留在原地,然后在空中不断翻转,放射,变异和延伸。
“非建筑化”也是“蓝天组”作品中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对于寻找更新的建筑设计来讲,将建筑置于“非建筑化”的背景是建筑获得变异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新的建筑的产生不应立足于原有建筑而是应该离开,它们仿佛雕塑,构筑物,但又却是大胆惊人的建筑。
1983年设计的“开放房屋”这个一直未落成的建筑在构想中是“一个像浮云一般变幻莫测的建筑”。在玻璃拱顶下,它的空间将能见证天空以及光线的无穷变化。而早期的乌托邦作品“可居住的云”(1968~72)则是蓝天组的理想,这种大胆的想像刺激了以后的建筑家们的创造。
蓝天组说 “建筑必须燃烧”。 梅伦.塞诺特主张,蓝天组的建筑作品为散发活力和热情的趋使,沃尔夫.德.普瑞克斯主张“我们应该放下理论”以免建筑消失。他们的工作心态是想要看得见的建筑,且他们已经建造了为数可观的建筑作品。
解构主义急先锋
1968年 沃尔夫.德.普瑞克斯和海默特.斯维茨斯基在奥地利维也纳设立 1989年 在洛杉矶开设了第二间事务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