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贤安:艺术研究员(一级美术师),当代画坛百名杰出画家。1948年11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省无锡县,以画马著称。
现为中国美协江苏会员、中管院江苏分院东方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华东书画院副院长、南京梅花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等。
黄贤安幼年受画坛巨匠徐悲鸿前辈影响,反复学习揣摩了徐悲鸿大师的水墨淋漓的大写意马。随父亲中国画坛名家黄养辉教授学习绘画.曾受教于刘继卣先生并从事人物画和连环画创作。又学习了古代韩干、李公麟、郎世宁等名家的画马方法,兼吸收国外和汉唐石雕、壁画中骏马的矮壮和外国马的高大融进自己的作品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1991年作品到美国、中国香港等地展出,受到好评。
1992年他的作品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展出,受到热烈欢迎。
1993年底他与父亲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了书画展,在港引起轰动和注目,
1994、95、96年他分别四次在南京举办了个人画展。
近年来多次在泰国曼谷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97年上半年应国务院台办邀请赴京为“九七回归”创作巨画。数年来海内外上百家报刊杂志对他进行了介绍和报道。
他的辞条、肖像已载入《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现代书画家名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8×136cm
生活总是充满着艺术和惊喜
1948年11月,黄贤安出生在北京。从小他就看着父亲画画、写字。受父亲的影响,他也喜欢上画画。看着孩子极有艺术天赋,父亲就开始培养他的兴趣,教他画画、临帖。那时候,父亲与北京很多著名画家素有来往。徐悲鸿、廖静文、周怀民、刘继卣等人经常来家里做客时,五、六岁的黄贤安就跟在他们后面玩,有时还将自己的“杰作”拿出来给他们看。
《塞上驰凌》 45×68cm
黄贤安画得最多的,是临摹刘继卣的小人书《大闹天空》。之所以喜欢这本小人书,主要是上面的故事引人入胜,人物刻画非常传神。虽然他画的线条稚嫩,但刘继卣每次看过后都说,他非常有才气,有天赋。
除临摹《大闹天空》外,黄贤安还画古代大将军,画将军胯下的战马。看着自己喜欢画马,父亲不仅手把手指导他画线条,还给了他一本徐悲鸿的骏马图画册,让他临摹。应当说,那些连环画是黄贤安最早的艺术启蒙老师。
《雄姿逸态何崷崪》45×136cm
尤其是徐悲鸿的骏马图画册,让黄贤安原本渴望自由的心灵奔腾起来,每次临摹它,就总会陷人一种长久的愉快与满足之中。因为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走上绘画之路,加上天赋与热爱,又受刘继卣、徐悲鸿的影响而灵感腾飞,以及后来在南京又受到多位著名画家的悉心指点,黄贤安以马为主题,开掘出一片崭新的画马艺术天地,个性天成,乃是顺理成章之事!
《逸气棱棱》 68×136cm
1960年,黄贤安随着家人一起迁居南京。他住在总统府江苏省国画院宿舍内,左边邻居是钱松岩先生,右边邻居是宋文治先生,他俩都是当今画坛名宿,没事的时候,黄贤安就去他们家,看他们画画。
黄贤安转入南京就读后,艺术才情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连连称赞,成为了学校墙报和宣传栏的“主创”人员。
他个性平实、内敛低调、不事张扬。文革中,虽然父亲到五七干校劳动,但自己不参加任何派别,躲在家里看书、读帖、临摹,热练三伏,冬练三九,不仅习得书法、绘画之奥秘,还触类旁通,深深领会了中华文化之精髓。
《顾影骄嘶,逐日无前》 68×136cm
由于幼年时就迷上了画马,他反复学习揣摩了徐悲鸿大师的水墨淋漓的大写意马,又学习了古代韩干、李公麟、郎士宁等名家的画马方法。中国画的技法,主要是线与墨,二者尽显中国画之精神。
黄贤安吸收了刘继卣画马的造型,兼收国外和汉唐石雕、壁画中骏马的矮壮和外国马的高大融进自己的作品中,从而使自己不断获得了技艺的精进。
画马得从生活中来,要热爱马、熟悉马。黄贤安在繁忙工作之余,经常去南京周边的马场看马,去草原看马,到图书馆去寻找有关马文化的书籍,仔细观察、研究马的各种姿态神情。
《芳姿追飞》 68×136cm
他知道,只有在深刻理解马文化之后,才能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才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马的形貌神情,画出鲜活灵动的、独属于自己的马来。
马的高雅以及俊秀的形态和灵性的神态,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和丰富的创作源泉,这是人们赋予它深厚文化内涵的美学基础。黄贤安笔下的马,就是在这文化内涵的美学基础演绎出来的一个符号标志,既具形象,又具形神,恣意纵横,形神具备,充满生命的活力。
《壮骏入神》 68×136cm
黄贤安马画构图更显别具一格。他尚简,喜留白,这跟他的生活习性有关。他从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染,不为物欲所惑,心底干净。他把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使作品保持一种高洁,除画马外,他还选择画荷花,不仅是为画荷花的美丽,更是为画荷花的风骨。于是,反映在画面的,多不置背景,显得干净。有时,即使点缀一些树木、山石、草地、流水,也旨在构成一种意境。
他的马画,均为写意,耐品耐读。品读的不是马之形,而是马之神,以及马的生命力量甚至包括人类的生命意味。他的马画,在手法上多变形,而变形的则明显地受到了徐悲鸿大师绘画技法的影响,吸收了西画表现主义的手法。
《雄姿逸态》 68×136cm
他笔下的马,多扬鬃嘶鸣奋蹄,怀腾空之壮志:头颅昂扬,肌肉雄健,体魄骠悍,关节刚劲,甚显骐骥之威武。他用线用墨,皆由心生,达到炉火纯青地步,其线条刚柔、粗细、断续、徐疾,随心所欲,气韵贯通;其笔墨浓淡、湿燥、纯杂、速缓,漫不经心,淋漓酣畅,突出马的骨骼与肌肉的处理,既画出马的野性与霸气,又画出马的力量与速度,那种优美与壮美的统一,让人耳闻如风樯阵马、萧萧马鸣之壮烈,有汉魏之风骨,盛唐之风采。
《劲蹄入神》 68×136cm
情性所致时,黄贤安也画温柔与温顺的马,或信步闲游,或埋头吃草,或互诉衷肠,不乏一种静态的美与柔性的美。这种内在神韵,不仅给人以美的感受,而且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并从中悟出许多哲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为更好地积淀自己,黄贤安还特意拜在南师大教授、著名画家黄纯尧的门下学习中国画,艺术才情开始如汨汨泉水不断涌出。由于刻苦勤奋,1975年起,黄贤安的“一支猎枪”、“郑和下西洋”、“达尔文”等多部作品开始陆续出版发行。其作品得到当代书画大师肖娴、亚明、黄永玉等大家及各界有识之士赞赏。
《一片雲烟赤岸秋》 68×136cm
针对他的马画作品,著名美术评论家左庄伟撰文说:“他所塑的奔马颇有过飞鸟、超夕阳、追疾风和跨大洲之势,他的群马有清人徐诞所说的‘四山强似晴霞卷,万马蹄如聚雨来’的意境。”他像一颗耀眼的星星,闪烁在中国画坛的上空!
黄贤安的才华是多方面的。除绘画、书法外,他还喜欢摄影。他的摄影,不但是专业摄影的风格,而且是用手机随时记录下生活中的意趣,让瞬间之美定格成为永恒。作为一个并不是从事专业摄影的艺术家,黄贤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这种发现,比专业摄影家还要专业。他善于用简洁的画面,在强化主体的同时,又着眼于画面的对比,通过鲜明、强烈的点线面对比,来表达一种在真实上美化、在影调上反差、在神态上力求瞬间的刻画,比如,他在加拿大西部迷人海湾所拍摄的风景画,每一张都是一幅油画,每一张都是一件艺术品,每一张都不需要剪辑都可以用作挂历画面,真是美不胜数。
《纵横千里》 45×68cm
艺术是相通的。或许正是对这种通透的理解与表达,才使得黄贤安的艺术才情得以无限的升华,艺术境界得以无限的扩大。而这种升华与扩大,必将会让他探寻到更多艺术的精妙,释放出更多的灵感火花……
《踏梅归来马蹄香》 68×90cm
驰骋天地 傲啸乾坤
——林诗
作为中国美术的传统题材,骏马给人以雄强奔放之感觉。因此,千百年来它一直为艺术家们所钟爱。不论秦始皇陵的陶马,霍去病墓前的石马,还是威武的铜奔马。唐昭陵的六骏,仅从现今犹存唐宋以来的画马真迹,就已令人赞叹不已。
韓干、李公麟、赵孟頫乃至徐悲鸿都是画马大师,他们的马画名作流传至今,不失为国之瑰宝。其后更是才俊迭出,各领风骚。而今在石头城,又出现一位画马高手,他以其狂飙骤起、惊风掠地的神骏驰骋于中国画坛。他便是著名画家黄贤安先生。
《腰凫神韵》 68×136cm
黄贤安是中国著名书画大师、美术教育家黄养辉教授之子。1948年l1月生于江苏无锡。早年随父黄养辉教授学习书法、绘画。从小受家学熏陶,少年时便崭露艺术灵气,大作家老舍先生观其习作,谓之“天真蕴老成”。及长后,黄贤安又随著名画家刘继卣研习人物。曾有《一支猎枪》、《郑和下西洋》、《达尔文》、《陈毅将军》等多部作品出版问世。在那个“广阔天地练红心”的年代,他仍勤奋不辍,经常到马厩中去观察体验,画了大量速写,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
《八骏奔腾》 扇页
对于古代有关马的雕塑与绘画资料,黄贤安做了广泛深入地搜集整理,比较揣摩、系统研究,从前人遗产中汲取精髓。他从秦汉的雕马中吸收其博大沉雄与浑厚宏达;从唐马中博采其风韵情致与慷慨激昂;从宋马中领略其理趣品格与清俊沉郁。
《淡烟疏雨闻斜阳》 扇页
特别是徐悲鸿的马他更是悉心研究。悲壮苍凉,昂扬激奋,是悲鸿马的精髓,也是当时民族精神的写照。贤安继承并发扬了悲鸿马的神韵,他笔下的马,却更显得矫健雄强。画家极重形神兼备。他认真钻研过马的品种与解剖,熟悉马的骨架、组织与肌肉,故而他笔下的马,有血有肉,有灵有骨,个个站得住撒得开,立如山岳、跃如盘腾,无论是柳荫闲立,还是倒地滚尘;也无论草原徜徉,或万马齐奔,无不形神毕肖、跃然纸上。为突出马的雄健有力,画家故意在关键显眼处突出夸张甚至加几块肌肉,这虽不合马的解剖生理,然而却合乎艺术的创作原理。
《百战归来》 扇页
黄贤安先生继承徐悲鸿技法,把素描造型原理参用于中国绘画的骨法用笔之中,“笔以其行质,墨以分其阴阳”。使点、线、面富于强烈的体积感。传统的唐马宋马,均以白描勾勒,行笔如行云流水,清丽柔美。贤安则一扫纤细柔婉之风,而以沉郁顿挫、苍润峭拔笔意为之。
《远放春郊苜蓿间》 68×136cm
受光面留白,阴影部染墨,结构明显,层次丰富,浑然天成。尤其是马的头部、领部映衬,面部高光,显得格外严峻伟岸。贤安喜作“的卢”,这是一种烈性马,难以驾驭,贤安喜画,乃是爱其刚烈勇猛,这更能显示出不同凡马的风采。
我很喜欢画家描绘群马奔腾的四米以上的鸿篇巨制,其场面淋漓酣畅、大气磅礴,马头高仰、锋棱骨峻。铁蹄犹自带铜声,长鬃似锦闪光华,势如阵海潮,江河瀑布,万马战犹酣。这不正是我们时代精神的写照吗?
《骄嘶掣影耳生风》 68×100cm
贤安在创作时,不只是作画本身,从单个艺术造型与纯笔墨技巧方面考虑问题,而是从宏观上,从整体声势上去造型立章,力图把自己对时代,对人生的感受与审美追求融进画幅中去。
马已成为画家思想的载体,不只是画家代马而言,而更多的是“马代画家而言”,观贤安的马,总是给人们一种奋斗向上、美化心灵的力量和士气。正因为这样,贤安的画作才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当代艺坛艺术家评论其马画佳作:“造型结构十分准确有力,笔墨表现十分丰富,很不容易。”
《晓陌龙骖》 45×68cm
黄贤安近十年来多次在海外举办画展,海内外百家报纸杂志对他进行了介绍和报道。1992年11月,黄贤安携花一年多时间创作的《百骏图》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举办个展,轰动当地美术界,当地新闻界称之为“形神两足,似悲鸿遗风再现”。
《松声入耳即心闲》 68×136cm
黄贤安先生的传略已被《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等多部大型辞书收录,他还获得过澳大利亚“雪梨金奖国际大赛”金奖等多种国内外大奖。
“九万里风鹏正举。”贤安这位东方画马人正以大气磅礴的气概,驰骋于艺术的天地里。他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可喜可贺,我们衷心地祝愿他像搏击长空的大鹏,在艺术的天空中展翅翱翔,一直飞向那高高的万里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