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策展的初衷是想就西安的现状提出一个学术问题,但经过长时间和艺术家的交流和对他们作品的反复的研读,我发现要提出一个关于西安群体性的学术问题并非易事。西安当代艺术作品似乎无法复制其他城市的集体式面貌特征,不固定的态势、自由松散的风格,无问题焦点却又充满了散点透视般的多视点,正在成为西安当代艺术的现状。没有特点也许会成为特点,但没有问题无疑是个问题,希望这是发现问题的一个契机。
发生在中国任何地方的当代艺术,都要面对来自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所背负的压力和责任,对西安这样一座横亘在历史台基上的古城来说尤甚。西安艺术家们所面临的时间压力恐怕比中国任何城市都真切而凝重。是选择重新建立与传统的文脉关系,在中国精神感觉的脉络上有今天的自我情绪特征,反应当下中国人真实的生存状态?还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平等的身份与国际对话,考虑的国际身份的建立?西安艺术家们显然有着自己选择和思考,对待传统问题,他们似乎已经达成共识——既不回避,更不迎合。西安有过投合他者的判断和商业需求的“中国图像”的泛滥,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及材料、意识形态符号等中国式景观的过度使用。好在很多艺术家们并未停止自我思考,他们对自我的要求不止于温饱。这些人里有土生土长的西安乡党,也有着多年的海外经历的海归,他们有着西安人特有的冷倔和叛逆,不愿从传统的故纸堆中扒拉创作来源,主动回避传统文化景观的挪用和中国符号的再现,这种自我选择在西安这样厚重的四方城里不能不说是孤立和艰难的,自断脐带的同时也放弃了轻松的生活方式。这些在传统与当下、保守与开放、市场与学术、自我与现实的夹缝中磨砺,却依旧保持舍我其谁劲头的艺术家们,他们究竟在关注和表达什么样的世界?这个展览寻找的,正是一批另谋出路的艺术家,他们的选择也许正是西安未来当代艺术的方向之一。
“西安有真正的当代艺术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毕竟纽约到西安的空中飞行时间不过十几个小时,伦敦的最新时尚资讯传递至西安也不会超过二十分钟。西安城市日益国际化的过程为艺术家提供了在国际艺术舞台大显身手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当代艺术语言方式国际化的必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我们不能只考虑图像和技术形态上的中国特征,还要看艺术作品的精神感受是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技术形态以及图像特征的差别日益缩小,关键是技术形态背后的精神感受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与过去的艺术相比有什么新的感觉,这才是重要的。
西安当代艺术从业者不多,加之以往的展览大多有较为固定的模式和熟悉的面孔,寻找新鲜血液便成为这个展览的目的之一。我们推出了几位未曾公开露面的新人甚至是在校学生,即使一些“老艺术家”也拿出了全新的作品,有的则是转型之作。从他们的作品中能明显的感受到强烈的个体独立意识到对作品产生的直接影响,作品之间差异性的观念和不固定的风格可以称作这个展览的特征。从技术形态的层面上讲,艺术语言的各种技术形态无论西方发明的还是中国发明的,普遍进入一个全球化使用的阶段,如果当代艺术在语言的技术形态难以与众不同,那么在艺术的表达内容即精神体验上如何与众不同?这个展览正是以此视角出发,也藉此讨论今天的艺术家如何在全球化艺术和本体文化景观间自由穿行,并在多样性的符号、格式、表达和沟通形式之间创造路径。世界的扁平化和时空距离感的消失让他们的视野拓宽,抖落压抑和沉重使欲望成为动力,艺术家们开始用从容自由的姿态、国际化的语言方式做出新的表达。
以今天的文化背景来说,或许我们寻找的正是这样一种多向度思维与创作方式的共冶与共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