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10-01-23 13:49:05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在历年的色彩高考中,陶罐和花瓶是很常见的考试内容。但常见的题材并非是容易表现的题材,特别是以默画的形式出现。我们应在默画前,先了解一下这类题材的特点:造型粗犷而厚重,色彩含蓄而稳重。它们的质地又可分为上过釉的(如花瓶)和没上釉的(如土陶罐)两种。上过釉的表面富有光泽,反光较强,高光亮而明显,表现时用色要饱和、浓重;没上釉的表面较粗糙,反光较弱,没有明显的高光,用色可适当干枯些、凝重些。在高考中又以默画深色陶罐居多,这正是许多考生的弱点所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用色方面
首先,容易把深色陶罐画”粉”。主要是部分考生对深色陶罐的明度认识不够,在默画过程中,灰部、亮部甚至反光加入了过多的白色。要解决此类问题,应在默画过程中控制对白色的使用,并保持用色的饱和,明确深色陶罐从亮部到暗部明度跨越小的特点。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描绘一些不透明的深色物体。深色陶罐的暗部一般不宜加白色,如果铺色过程中在灰部和亮部加入了白色,那么在深入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原来的颜色,不宜反复修改。
其次,容易把深色陶罐默画得”脏”、”灰”。主要是部分考生对深色陶罐的基本色把握不够准确。”灰”和“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颜色调和时种类过多、过杂,导致色彩倾向不明确,色性减弱。要解决此类问题,应该在默画过程中充分重视陶罐的固有色。在调和颜色时,同类色之间的比例与种类可随意些;邻近色之间要慎重;对比色之间的混合要注意拉开它们间的比例配置,混合的种类勿多,一般不要多于四种。在具体的颜色调配过程中,深色陶罐的暗部和灰部的颜色应以调色盒的深色为主。例如在画深褐色陶罐时,就以熟褐、深红和普蓝为主,以土红、赭石、深绿、橄榄绿及钴蓝为辅。
最后,还有一些考生在默画深色陶罐时,容易把陶罐画得像是烧焦了。这主要是过多使用了高纯度的颜色,特别是用了过多纯的土红和赭石,出现的部位一般在陶罐的灰部和亮部。要避免此类毛病,可在纯色中加入适量的冷色或暖色,降低它们的纯度。
二、在形体塑造方面
首先,许多考生易把陶罐和花瓶画得很”板”。此弊病的产生主要是在默画过程中缺乏对照物,用色过于单调,边缘线缺乏变化。要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应在默画过程中多注意环境色对物体的影响,以此来丰富陶罐的色彩变化。在用笔上可先用大笔平铺陶罐,然后用摆、扫、点等笔触对一些重要部位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处理;在颜色的调配上勿过于均匀,要带有一定的残留色;在边缘线处理上,可在陶罐和花瓶的边缘部位适当找一些环境色,那么陶罐和花瓶的边线就会变得生动。深色陶罐在亮背景中时,它的边缘线处理可能会较在其他环境中难度大。在处理边缘线时多找一些环境色,边缘线带有衬布和周围物体的颜色倾向,这样的处理可使深色陶罐、花瓶与衬布间有一个明度和色阶上的过渡,从而减弱了物体间的反差,增加画面的生动性。
其次,相当多的考生在默画陶罐和花瓶的过程中,对瓶口的造型理解过于含糊,往往草草了事。其实在整个陶罐和花瓶的造型中,瓶(罐)口是重点,是点睛之处。要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必须在平时加强对陶罐和花瓶造型的理解,特别是要留意瓶(罐)的造型。一般陶罐口内色较深,口沿用笔要摆得干脆、明确,黑白灰要分明。
三、在质感的表现方面
在考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陶罐和花瓶的质感区别不够明显。它们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都有较强的固有色。二、它们间的高光与反光区别明显,表面上釉的陶瓷器皿(如花瓶、酒坛等)由于光滑、有光泽,因此反光和高光都较明显,色块间跳跃性大;表面不上釉的陶瓷器皿(如土陶罐等)与之相比较.反光和高光就弱多了,没有明显的高光,色块间的跳跃性也小。三、花瓷瓶等用笔要饱和、厚重,土陶罐用笔应略干枯一些。
沙锅是由粗陶制成的,一部分上釉一部分没上釉,因此在默画它没上釉的部分时,反光要画得弱些,其固有色要强化,用笔要尽量厚重,用色可适当干涩些;而在画上釉的部分时,要注意区别两者间反光、高光的不同,使它们不同的质地都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这样有利于画出沙锅的质感与量感。在默画沙锅时尤其要重视沙锅沿口的塑造,这里是沙锅厚度的体现,并要留意沿口色彩的冷暖变化。
|
-
-
-
-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