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郭熙的"林泉之志"

        作者:核实中..2010-01-23 09:50:36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从《林泉高致集》看郭熙的"林泉之志"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级美术学研究生课程班 陈国荣

          一、 郭熙与《林泉高致集》
            郭熙,字淳夫,河南温县人,大约生于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卒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宋神宗时期(公元1068年--1085年)。少年时期曾入道教,思想深受道家影响,成年后颇得儒家风范,用儒家经国安邦思想教育孩子。可见,郭熙的思想包含了儒与道的双重思想内涵,以道家思想为本,儒家思想为用。
            郭熙并非出身于绘画之家,而是凭着对绘画的天性喜爱和耕读至于的勤奋努力,自学成材。青年时代既有画名,后来又悉心学习五代宋初大画家历程,颇的启发,画艺大进。他的画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和达官贵人的赏识,以至于"公卿交召,目不暇给"宋神宗也闻知郭熙的画名,即位后派宰相富弼把他征调进京,授予御书院艺学的官职,后又提拔为御花园翰林待召直长。郭熙在宫中曾为三司史、开封衙门和相国寺、紫宸殿、御画院等皇家重要活动场所作画,当时宫中就有人写诗说:"绕殿峰峦匝青,画中多见郭熙名。"(《林泉高致集·画记》)宋神宗非常赏识郭熙的画,评为"天下第一";宫中有新的建筑落成,宋神宗都要让他作画,认为"非郭熙画不足以称",还把郭熙的画当作礼品,赐给王公大臣和高丽国,(均见《林泉高致集·画记》)可见郭熙的绘画艺术在当时已具有相当的地位。据《宣和画谱》记载:"郭熙善山水寒林,得名于时。初以巧瞻致工,既久又益精深,稍取李成之法布置,愈造妙处,然后多所自得。执法摅胸臆,则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烟变灭,晻霭之间,千态万状。论者谓熙独步一时。随年老落笔益壮,如随其年貌焉。"黄庭坚曾记郭熙于元丰末年(公元1085年)为显圣寺悟道院画12幅两丈高的大屏,图绘"山重水复,不以云雾映带",虽年老而笔力不乏。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又写诗赞叹:"能作山川远势,白头唯有郭熙";"郭熙年老眼犹明,便面江山取意成";"熙今年老有眼力,尚能弄笔映日光"。元代的元遗山也说郭熙"九十仙翁自游戏"。可见郭熙暮年仍作画不止。
            郭熙作画甚多,据《宣和画谱》记载有30幅,这仅就皇宫所藏言。明人吴宽题郭熙《雪浦待渡图》诗说:"宋人能画非等闲,郭熙绝艺如荆(浩)关(仝),御府收藏三十幅,玉堂犹自遗春山。"可见郭熙的画遗落甚多,决不止三十几幅。郭熙的画,早年作品多不传,流传至今的尚有二十几幅。大都作于后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等。
            郭熙的山水画,早期以巧瞻见长,中期转益精深,取法李成,得构图布置之妙,晚期作品落笔益壮,气格雄厚。前人评论说:"郭熙山水,其山耸拔盘回,水源甚高,多鬼面石、乱石皴、鹰爪树,松叶拈枝,杂叶夹笔,单笔相伴。人物以尖笔带点凿,绝佳。"① 他的画形式多样,用线方圆兼有,雄壮阔细不一,可谓灵活多变,颇有情趣。用墨隐约迷离,淋漓秀润。虽取法李成,得其遗意,却能自成面貌,既有雄伟之势,又有远逸之一,在北宋山水画坛,可谓独树一帜。郭熙精于鉴赏和甄别,宫中御府所藏汉晋以来名画,都曾由他鉴定,详 定品目;有尝受宋神宗之命,考校天下画士,据郭熙自述:"中间吾为试官,出《尧民击壤》题。"
            长期的绘画实践和对传统的广泛的涉猎,以及儒道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郭熙独特的美学思想和绘画理论,郭熙在总结自己美学思想和绘画理论的基础上,写出了中国第一部山水画理论专著《林泉高致集》。其子郭思所撰:《林泉高致集序》说:郭熙"每落笔必曰'画山水有法,岂得草草。'思闻一说,旋即笔记,今收拾纂集,殆数十百条,不敢失坠,用贻同好。"由此可知,《林泉高致集》多半是由郭熙口述,他的儿子郭思整理纂集而成,其中《画记》一篇,记述郭熙在宫中遇宠和创作活动,是根据郭熙本人的《手志》加以整理补充而成。郭思,字得之,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进士,官至徽猷阁待制、秦风路经略安抚使,善画,也深知画学,除整理《林泉高致集》外,还著有《画论》一卷。
            《林泉高致集》成书于宋徽宗正和七年(公元1117年)。在此之前,其中部分内容(主要是《山水训》)曾以《山水诀纂》、《山水画论》等题名流行于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一二说:"别本有《山水诀纂》一卷,也题宋郭思撰,前有签书河南府判官厅公事王纬序,称思述其父熙平日所说山水画法,好事者喜传其文,而纬得之最先,大观四年镂版广之。校其文,与《林泉高致集》所载《山水训》一篇首尾相同,疑思先纂是编,后复增益之,为《林泉高致集?quot;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郭思加以增补,题名《郭氏林泉高致》,翰林学士河南许光凝作后跋。许跋说:"光凝世居洛,先考与熙布衣之旧,故自儿童时已知公名,熟公行。及前奉被命守蜀,又得从公之子思游,因获窥公家集。见公所蓄嘉佑、治平、元丰以来崇公巨卿诗歌赞记,并公平日讲论小笔范式,灿然盈编,厥题曰《郭氏林泉高致》,其载公之潜德懿行洎神宗奖遇与所知天下贤公卿。因一览便令人洒然起物外烟霞之想,真可谓林泉之高致矣。"②
            《林泉高致集》一经刊行,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先后被《宣和画谱》、《山水纯全集》等引用。元代至正八年(公元1384年)豫章(今江西南昌)欧阳必学予以重刻。清代被收入《四库全书》,并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记载《林泉高致集》:"书凡六篇,曰山水训,曰画意,曰画诀,曰画题,曰画格拾遗,曰画记。其篇首实题赠正仪大夫郭熙撰。"可见郭熙的《林泉高致集》在历代都得到艺术理论界的重视,尤其是《林泉高致集》中反映出的具有强烈道家精神的"林泉之志"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山水训》、《画意》、《画诀》最具理论价值和美学意义。

          二、 《林泉高致集》与郭熙?"林泉之志"
            郭熙少从道家之学,因而它的思想中,道家成分占据了主导地位。他认为,文人士大夫具有"林泉之志",向往自然,从自然山水的美景中获得精神愉悦,这是他们的性情特点。但是,文人士大夫要兼济天下,用智慧和力量治理天下,经国安邦,成就宏功伟业。这样,"林泉之志"与"兼济之志"就构成了一对矛盾。在郭熙看来,山水画正好调和了这一矛盾,它能使文人士大夫不下朝堂而的山林之乐,既可不失林泉之志,又能兼济天下。他说:
            君子之所以爱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素养,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鱼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业。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系,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哉!(《林泉高致集·山水训》)
            郭熙在这里论述了君子之所以都喜爱山水,是因为君子都试图过丘林田园的生活来颐养身心,啸傲泉石来抒发情感,鱼樵隐逸来获得精神自由,在大自然中寻求情感寄托和精神慰籍,摆脱尘世间的喧嚣和宦海的纷争、滞闷和困倦,像神仙一样进入自由往来、无拘无束的境界,而这正是君子们的"林泉之志"。
            对自然的向往,是历代文人雅士的共同追求,也是他们的精神需求,他们要逃避尘世、他们要慰籍精神、他们要愉悦性情、他们要陶冶情操,但是,现实生活并不能使他们的这种理想与愿望完全实现,一方面,仕宦生活与山林情调存在着矛盾;另一方面,再郭熙看来,"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林泉高致集·山水训》)所以他们心怀"林泉之志",借山水画"不下堂筵,坐穷泉壑",在山水画中"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在尺幅之中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满足他们渴望林泉的精神需求。
            作为文人雅士中的一员,郭熙同样也对林泉充满了向往之意,加之道家思想的影响,郭熙对"林泉之志"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他说:
            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又可望者,又可游者,又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为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林泉高致集·山水训》)
            郭熙认为,山水的自然美在于它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而山水画只有表现了山水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才可以称得上"妙品",进而郭熙又认为"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是因为"可行"对于山水来说只是一个短崭的过程,而"可望"对于山水来说又只是一种旁观,都不含情感因素,而"可居可游"则包含了作者的选择,这种选择是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的,只有爱山水的人才可能选择山水而居,只有欣赏山水的人才可能选择山水而游。只有你真正选择了山水,才能够真正的摆脱世俗的喧嚣,获得精神的自由解放。因此,如果说可行、可望、可居、可游具有某种实用功利性的话,那么它也是愉悦性情上的功利,一种审美的作用、畅神的作用。他认为,画家应该以审美价值作为绘画创作的终极目的,鉴赏者也应当从审美的目的出发来观照山水画,才不会丧失山水画的审美本质,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树立"林泉之志"。
            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是道家的哲学基础,他们对自然的态度采取的是"一种准泛神论的亲近立场,他要求自身与自然和为一体,希望从自然中吮吸灵感或了悟,来摆脱人事的羁縻,获取心灵的解放。千秋永在的自然山水高于转瞬即逝的人世豪华,顺应自然胜过人工造作,丘园泉石长久于院落笙歌……?quot;③ 这与郭熙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皆入妙品"和"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的"林泉之志"是相通的,他们推崇的都是与自然的亲近和融为一体,而这也就是郭熙提出"林泉之志"的真正意义所在。
          三、"林泉之志"与中国山水精神
            前面谈到,郭熙提出的"林泉之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是巨大的和深远的,这种影响从根本上说是精神上的,他创立了中国独特的山水精神。
            西方的风景画与中国的山水画虽然都是对自然的一种表现,但西方侧重于对自然的记录与表现技法上的更迭,或再现真实景观、或进行形式上的变换、或对色彩进行一种近似于玩味的尝试,它表现出的是具体的人对自然的享受、拥有和征服,所以它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进入精神领域。而中国山水画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quot;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目的,于尺幅之中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满足人们渴慕林泉的精神需求。于是,中国山水画就有了精神,这种精神超越了具体的自然形态、超越了耳目心意的快乐,是作者精神世界的物化,达到了心旷神怡的境界。但是中国山水画又不是高不可及的精神饰品,它是充满了人间烟火味的、亲切的山水景观。?quot;总是与人的生活、情感相关联相交通和相亲近的。这样,他就不只是自然事物的一鳞一爪,不只是个别对象的色、香、声、味,而是整体的山水和景色。即使是残山剩水,一爪一鳞,也总是放置在整个自然与人的亲切关系中来对待、处置和描绘。……中国山水画没有人对自然的征服、占有,所以他常是本色的自然,也没有自然对人的压倒,所以他常是人的自然。它总是樵夫渔父、小舟风帆、茅亭酒招、行人三两。那种真正荒凉的大漠河泽、于人无干的巨大空旷、恐怖威吓的风雷闪电、紧张冲突的戏剧景色、悲剧氛围,则非常罕见。从画论中随意抄录一段,即足见华夏传统的自然美的理想了:
            ……云涌树而林稀,风悬帆而岸远。修篁掩映于幽涧,长松依薄于崇崖。近溆鹭飞,色明初霁;长川雁渡,影带沉晖。水屋轮翻,沙堤桥断;凫漂浦口,树夹津门。石屋悬于木末,松堂开自水滨。春萝络经,野筱萦篱。寒甃桐疏,山窗竹乱。柴门设而常关,蓬窗系而如寄。樵子负薪乎危峰,渔父横舟于野渡。临津流以策蹇,憩古道而停车。宿客朝餐旅店,行人暮入关城。幅巾策杖于河梁,被褐拥鞍于栈道。……(笪重光《画荃》)
            这就是我在过去文章再三支出过的'慢悠悠懒洋洋'的传统社会的牧歌图画。"④ 这种田园牧歌式的自然山水,充满着人间的温情,而这种温情又与自然山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自然山水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化,人的精神又体现了自然山水的情怀。这种人与自然山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关系,使得中国山水画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含义,这种含义是超自然的,同样也是超人类的。同样中国山水画家也通过与自然山水的独特的交往,摆脱了尘世的喧嚣,使得心神得到了安顿,精神获得了解放,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由此可见,郭熙提出的"林泉之志"的思想,对形成中国的山水精神产生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直到现在仍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林泉之心"与山水审美
            "林泉之心"其实就是一种审美态度,这种态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审美过程。郭熙说道:
          看山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林泉高致集·山水训》)
            郭熙在这里所说的"价高"和"价低",指的是对象的审美价值的高低。山川自然和绘画作品之所以成为审美对象,就在于他们都有审美价值,而这种审美价值需要人们怀着审美之心才能发现。只有具备正确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心胸,也即郭熙所说的"林泉之心",才能够正确地反映自然山川真正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充分认识他们的审美价值。反之,如果是用"骄侈之目临之",那就会失去"林泉之心",就无法真正的感受到美的存在,而审美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郭熙主张审美鉴赏要有"林泉之心",反对"骄侈之目",这就涉及到鉴赏活动中审美主客体的关系问题,在这个关系中,首先平等是至关重要的。前面谈到,自然山水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化,人的精神又体现了自然山水的情怀,人与自然山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是互为作用的,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林泉之志",进而才能发现和表现自然山水真正的美。如果用"骄侈之目"凌驾于自然山水之上,使得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形成对立,甚至视自然山水为穷山恶水,那就无法感受到自然山水的魅力。 其次,对山水的审美要摈弃一切功利之心和利害之心,让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作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关照,这样才能使审美活动进入审美的境界?quot;林泉之心"进入自由境界。郭熙提出"林泉之心",就是要与世俗的"尘嚣缰锁"相对立,超越功名利禄和利害得失,使心灵得以纯净、耳目得以清新、精神得以超脱,物我两忘、心旷神怡。而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天人同构"、"天人合一",道家称之为"天乐",也就是与宇宙合规律性的和谐一致。"天乐"在庄子眼里,也就是"至乐",即最大的快乐。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审美主体具有虚静的审美心胸以静观自然山水。庄子说:"静则明,明则需,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⑤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⑥ 这里的"静"、"明"、"虚"就是要排除耳目心意,培育、发现、铸造一种与道家思想相适应的纯粹的意识和知觉,从而以一颗纯净的心来观照自然山水。作为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郭熙,他在《林泉高致集》中也所表现出的观点和思想同样具有道家的风范。他说:
            世人只知吾落笔作画,却不知画非易事。《庄子》说画史解衣盘礴,此真得画家之法。人需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涕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尖至于笔下……不然则志意已抑郁沉滞,局在一曲,如何得写貌物情,摅发人思哉?假如工人斵琴,得峰阳孤桐,巧思妙意,洞然于中,则朴材在地,枝叶未披,而雷氏成琴,哓然已在于目。其意烦体悖,拙鲁闷默之人,见铦凿利刀,不知下手之处,
          焉得焦尾五声,扬音于清风流水哉?(《林泉高致集·画意》)
            这段话完全可以看作是对"以林泉之心临之"的进一步解释。在郭熙看来,绘画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不仅要求画家懂得操运笔墨,更需要特定的审美心境和情感意识。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神闲意定,才能创造出美妙的艺术。另外画家还应该修身养性,做到平易祥和、正直人爱、坦诚有信,只有这样才能做?quot;以林泉之心临之",使人的精神进入审美的境界,从而感受到美。
          五、"三远"与人生修养
            中国山水画创作对于绘画透视有自己独特的形式,"三远"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所谓"三远",主要是论述由于视点的不同,处理景物的差别和艺术效果也就不同。他说: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为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林泉高致集·山水训》)
            熙把山水画的视线概括为三种类型,即高远、深远、平远。高远是由山下仰视山颠,因而山色清明,山势突兀,给人以明了之感;深远是由山前俯视山后,因而层峦叠嶂,山色重晦叠映,给人以深邃之感;平远则是由近山平视远望,因而山色有晦有明,景象渺茫,给人以平和冲澹之感。三远透视法不但将人观察自然景物的基本角度都概括进去,符合人们观察自然景物的特点,较为准确地处理了景物的空间距离和色彩命案,使得画面有了立体的感觉。郭熙还通?quot;三远"表达了一种人生境界,他说:
            春山云烟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繄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正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义也。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看此画令人起此心,如将真即其处,此画之意外妙也。(《林泉高致集·山水训》)
            人们由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致而产生欣欣、坦坦、肃肃、寂寂的情感活动,"看此画令人生此意",这就是郭熙所谓的景外之意,而之所以能够产生景外之意,是因为人的精神得到了自由解放,树立了"林泉之志"、拥有了"林泉之心"。"高远"、"深远"、"平远"讲的是山水画的结构与取势,同时也是郭熙对人生境界的总结和论述,"三远"的"远"相对于山水画来讲是容易理解的,但相对于人生境界来讲,则必须拥有了"林泉之志"、和"林泉之心"才可能领悟其真正的含义。"三远",其作用都是把人的思想与意识引向远方,从而脱离尘俗与烦嚣,进入高尚的人生境界。但从意义上讲,"高远"、"深远"、"平远"由各有不同,"高远"是由山下仰视山颠,让人感受到的是震撼和超越了"尘嚣缰锁"的崇高,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⑦ 的"逍遥游",是庄子所谓的"天乐":
            与天合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
            只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无天怨,无人
            非……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为天乐。(《庄子·天道》)与这种"天乐"相比,任何耳目新意的乐就不成为之乐。"深远"是由山前俯视山后,给人以深邃、遥远的感觉,这种深邃与遥远是一种引导,他引导人们远离尘世的喧嚣,保持一种超脱的精神,这种精神超越了功利、超越了生死,"他可以替代宗教来作为心灵创伤、生活苦难的某种安息和抚慰。这也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巨大失败或不幸之后,并不真正毁灭自己或走进宗教,而更过的是保全生命,坚持节操,隐逸遁世,而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道理?quot;⑧"平远"则是由近山平视远望,山色晦明、景象渺茫,是一种平和冲澹的感觉。过席对"平远"情有独钟,他在《林泉高致集·画诀》中就反复言及"平远",如"夏山松石平远"、"平远秋霁"、"秋晚平远"、"平远秋景"、"雪溪平远"、"凤雪平远"、"平沙落雁"等等,在郭熙看来,"平远"是构成山水画林泉高致意境的有效"画诀"。山水画的平远之景,令人意兴无穷,堪称"奇作",其原因在于,"平远"之景冲融空旷,缥缥缈缈,很切合文人士大夫的心境,或者说,更能满足他们亲近自然、散淡人生的审美需要,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中和平淡的审美理想更为契合,因此,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乃至广大山水爱好者,"观山水者尚平远旷荡"⑨ ,认为"险危易好平远难"⑩ ,这里仍是一种无拘无束、散淡任达的自由精神,郭熙的"平远之意冲融","平远者冲淡"就是体现了人的精神世界自由解脱时的状态,是"林泉之志"、是"林泉之心",是超脱了世俗和喧嚣的、高尚的、平和的精神境界。
            郭熙的《林泉高致集》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中国山水画家乃至中国文人在思想上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研究郭熙和《林泉高致集》,不光是要研究它在山水画创作理论方面的精髓,更要研究它在人的精神领域方面对人类的贡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文人应该继承和发展的精神世界。
          ①、曹昭:《格古要论》。
          ②、许光凝:《林泉高致集·后跋》。
          ③、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第153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
          ④、李泽厚:《美学三书·华夏美学》,第283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0月。
          ⑤、庄子:《庄子·庚桑楚》。
          ⑥、庄子:《庄子·天道》。
          ⑦、庄子:《庄子·逍遥游》。
          ⑧、《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佛陀世容》。
          ⑨、刘道醇:《圣朝名画评》。
          ⑩、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二十八》。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3(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