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核实中..2009-09-10 11:00:49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加强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是时代的要求
——读蔡子谔《中国服饰美学史》之后的一点感想
看到蔡子谔先生的《中国服饰美学史》(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非常高兴。
近几年,我一直在各种场合呼吁要加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极其辉煌。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这些遗产,有的还埋藏在地下,等待我们去发现。近十几年,我们考古工作者的许多发现,如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器、山东青州的佛雕艺术品,可以说都震惊了世界。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昆剧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中国传统艺术是本土文化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有深刻的精神内涵,需要我们去研究、发掘、弘扬。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艺术缺乏充分的理论研究和理论说明。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指出:“中国的音乐、舞蹈、绘画是有道理的,问题是我们说不大出来,因为没有多研究。”毛主席50年前提醒我们注意的这种状况,在50年后的今天,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在文艺界、艺术界,人们对于传统艺术的创作是比较重视的,而对于传统艺术的理论研究,相对来说就不够重视。我们没有建设一支有足够数量的、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特别是没有计划地培养新一代的研究传统艺术的理论人才。有些门类,如昆剧、京剧,我们有培养表演人才的学校,但是没有培养研究人才的机构。对于传统艺术,我们往往还只是限于叫好,至于究竟好在哪里,我们还是说不大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传统艺术还是缺乏深入的理论的说明。我们很少看到理论性、学术性比较强的研究著作。在有些艺术门类,我们的研究水平还不如国外的学者。我们历史上还有极其丰富的艺术理论的遗产?画论、书论、乐论、曲论、舞论、造园理论等等 ,但至今我们还没有一本《中国艺术批评史》的著作。
目前,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些门类或多或少地隐退于边缘化的地位。有的门类的发展前景很不明朗,有人甚至认为这些门类已失去生命力,应该送进博物馆。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缺乏深入的研究,对于它们的审美特点和发展规律缺乏理论的把握,对于它们的文化精神内涵以及多方面的价值缺乏理论的说明。
现在我们已经跨入21世纪。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在这一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研究,更具有一种紧迫性。这是因为:第一,江泽民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需要先进的精神文明。”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青少年和全民的文化素质教育,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在这方面,中国传统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传统艺术向来讲究体现艺术家的人格追求,并且十分重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大乐与天地同和”)。经过新的阐释,它们可以成为新时代的精神—文化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可能会出现全球文化单一化的危险。正如江泽民主席指出的:“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在美国的文化艺术、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的价值观审美观有可能如潮水般涌进的情况下,加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就成为关系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第三,在新的世纪,我们要采取更积极、更开放的姿态,大力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把我们民族几千年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成果介绍给国际社会,让全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这才是全面的开放和全面的交流。要这样做,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自己应该对中国传统艺术做出深刻的理论的阐释。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认为蔡子谔先生用十年时间写成的《中国服饰美学史》是很有价值的一部学术著作,值得重视。
研究中国传统艺术,有几个条件:第一,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第二,要掌握(发掘、整理)丰富的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第三,要有国际视野;第四,要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就这四点来说,蔡子谔先生都做了艰苦的努力。我想读了这部著作的人,对此都会有所感受。
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目的,是要深入把握中国传统艺术的规律性的东西,对中国传统艺术做出理论的概括和理论的说明。在这方面,蔡先生也做了可贵的努力。他提炼出的中国服饰文化的审美特征(16条),其中包含了许多真知灼见。
最后我要对河北美术出版社在出版《中国服饰美学史》这样的学术著作所表现出来的远见卓识,表示深深的敬意。
来源:网络
|
-
-
-
-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