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绘画审美主体的无意识积淀

        作者:核实中..2009-08-28 15:58:53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作者:陈肯  来源:网络


            绘画作品从它的产生开始就意味着要接受被欣赏这样的“挑战”,即使是出于合目的性的或非功利性的个人情感或思想意识的自然表达流露的。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的绘画,自然而然,作品本身含有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受到当代或后代人的关注。

            主体和客体,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两者既对立又互为依存,离开了主体就无所谓客体,离开了客体就无所谓主体,主体和客体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绘画作品作为被鉴赏的客体,它的各种合成因素的优劣就只能靠鉴赏者这一主体的合成因素的滑动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应。

            针对一件绘画艺术作品,除了作品自身能被人感知的形象和技法外,或作为鉴赏者的人们基本达到一致的共识外,不同的主体的人们还有它不同的反差。历史学家自然会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欣赏或鉴定作品的优劣,看它是在社会那个历史时期产生的,当时有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产生,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而理学家便会从作品的合结构性去入手,即作品的比例、透视、黄金分割点、光和线等合逻辑性去讨论。当然,美学家会从他们的审美角度出发,是优美的,是崇高的,是喜剧性的,是悲剧性的,还是丑和荒诞的。就拿“阿Q”的人物形象来说,历史学家认为阿Q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性社会下产生的一代人的代表,是有历史局限性的;而文学家则认为阿Q是鲁迅文学作品中的重点描绘对象,他的妙笔是人物形象刻画还是语言刻画或是人物心理刻画;可美学家则从他的外貌形象入手,首先阿Q的形象是丑的,再一度进入他的其它分析。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们,我们不能说是某种职业或学科性的限制,而是说这种职业或学科性正是他们自身的优点即他们在他们本身的职业或学科里(相对别的职业或学科)是占有绝对的优势,他们才有可能用他们独特的、超出常人的眼光去欣赏或鉴别一件艺术作品,从而发出不同的感慨、议论和艺术享受。或许在艺术家看来,一件在他们创作过程中未曾想到的艺术特点及价值,可在欣赏中,被主体得到了发挥和证实。这是鉴赏者主体内部的知识结构的不同而出现的反差,是一种文化内涵的积淀。

            同样一件作品,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同样会有不同的感觉,就潘鹤先生的雕塑作品《艰苦的岁月》,如果是一位经历战争或国内政变的沧桑老人去欣赏该作品,一定会老泪纵横,在他的灵魂里那两位战士已不是具象的艺术品,而是一批批抽象的驰骋疆场的华夏儿女,他看到的是血和泪,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因为他亲临战场,经历了硝烟弥漫的炮火岁月;而七八十年代的青年在欣赏此作品时,他们的那种一见作品激动不已,浮想联翩的冲动劲与那些老人相比就逊色了许多,他们只能靠间接的方法,依据历史资料或长辈的言谈来想象作品的艺术思维,同样小朋友会眼睁睁的盯着小红军腰间的那支驳壳枪和老红军手中的笛子,至于其它的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也就只能靠后辈的教化和自我体悟了。当然作者潘鹤先生当时可能还未曾注意到竟有人会对驳壳枪和笛子那么感兴趣。这是审美主体自身差异性造成的。

            也就是在绘画艺术的审美过程中,审美客体作为既定的目标被锁定的情况下,审美主体是一个弹动性非常大的橡皮筏子。

            在鉴赏中发挥主宰作用的主体的人,个人的生活阅历、社会实践、知识结构(修养)以及必要的专业素质与审美客体紧密相关,是审美客体对主体综合实力积淀的考验。高尔基说:“欣赏者要从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结构中去补充作品中的描写,使艺术的作品形象更丰富起来,才能获得真正的艺术享受。”①主体如果没有在农村炎热的烈日下感受农民的“汗滴禾下土”的真切生活感受,怎么有“粒粒皆辛苦”的佳句呢。同样,要得到艺术享受,我们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我们可以从作品的艺术思维去做宏观的把握,运用自己的理论做主导去领略作品的艺术语言,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后我们可以从艺术语言方面去感受。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你本身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②艺术修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般情况下包括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作者创作时的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等背景以及对艺术理论、技法和文学等边缘学科方面的学习和感悟。王朝闻先生说:“我们面对把握了光和色的微妙变化的绘画,能够觉得光和色的变化是微妙的,除了它画得很好,也因为我们自己对现实生活中光和色的变化不是心中无数的。如果我们自己心目中本身没有光和色的变化,那么这种光和色的变化表现得多么奥妙的绘画,对我们来说也觉察不到,甚至可以说相当于不存在。”③道理也在于此。

            事实上,个人的职业(学科)、性别、生活阅历、社会实践、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等等,这种自身的因素和并非专为审美活动而构成的因素,是审美主体在社会活动中相对于审美客体来说是一种无意识的审美积淀,这种无意识的审美积淀将是我们能进一步欣赏作品最好不过的良师益友了。在此情形之下,我们就要主动的发挥主体的有意识活动,让主体接触审美客体,在客体中让主体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这样,主体在客体的簇拥下获得了丰富的审美经验。有了丰富的审美经验,审美主体才能得到不断的发挥、判断审美客体的艺术价值,进而创造艺术价值。

            审美经验包括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一般情况下,欣赏者是处于感性经验下的,他们没有把无意识的审美经验扩散、发展,没有进行有意识的诱导,那么,他们的这种无意识的审美积淀便会在得不到审美客体的刺激和“撩拨”下自生自灭,或处于萌芽状态。我们观赏一件绘画作品或画展,有1/3的人摇头看不懂,有1/3的人则大谈作品如此逼真或如此乏味,这两种审美现象属于审美主体的无意识积淀的滞后性现象,这种无意识的滞后现象表现在主体与客体、主体与创作者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差距上。我们初次欣赏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惊诧于那奇特的构图,不明白为什么侧脸的人竟被画出两只眼睛,遮住的那半边鼻子和嘴象翻开的书,封底和封面进了同一个平面。这就是审美主体的无意识积淀中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仍处于审美的初级阶段或原型阶段。这时,如果一位内行朋友告诉你,这是一种艺术追求,要在绘画中表现物体的四度空间,让你从许多角度去欣赏对象,这样,你就由惊愕转为去发现,按照那四维空间的不同角度到画面中去欣赏,于是,你时而发现了一个侧面的眉毛,时而又发现了一个侧面的耳朵,甚至发现了背面的后脑勺,此时,你已经由审美的原型阶段进入了审美的感性阶段,但还是滞后于客体(毕加索的画),滞后于创作者的有意识或无意识上,仍处于感性认识上。如果你要得到更进一步的审美愉悦,就必须有意识的尽力调动你的无意识积淀:通过你的艺术理论知识,知道了毕加索是抽象派的典型代表,而抽象跟具象有何区别,与再现和一般的表现又有何不同,与当时的人文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又如何挂钩。这样,经过审美主体的无意识积淀的一次“刺激诱导”,你就看出了毕加索绘画的情势,看出了象征,看出了意蕴。那画就不再是僵死的,剥皮似的四维空间的平面铺开,而是获得了生命和魅力,捕获了画家情感的奥妙。最后,也就是这种滞后性变为平行性,即主体与客体和创作者“站在同一艘船上看日出”,不再是看不懂或如此乏味了。同时也为你的审美无意识积淀起了奠基搭架的作用。

            高楠先生说:感性经验当单独地用于欣赏时(所谓初通门路),它是低能蹩脚的,但当它获得了理性依据后,它就成为深入欣赏的工具,生动具体的再造出感性形象来,以供心灵去拥抱。④

            审美主体的无意识积淀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才能获得艺术的愉悦,达到忘我的境界,即所谓“物化自我”和“我化自然”,交相呼应,也就是审美主体和客体产生了共鸣,达到各自的目的。

            珂勒惠支的《被捕》、《农民战争》和现在某位作者的《斗鸡》作品,前两幅作品是世界名作,我们对它的艺术价值不言而喻是肯定的,但就是我们自身如何去发现美,欣赏美,如何去创造作品的艺术价值。不同的审美主体似乎都不同程度的调动了各自的无意识审美积淀,对作品的构图、造型、人物表情、场面和当时的人文历史背景等均做出了很透彻的掌握,可谓是把握了作品的全貌。可是后来理解了王朝闻先生的《接近高潮》:“预示突变的新局面即将出现的时机,最引人关心,也更耐人寻味。”“……为了获得经久的观赏效果,单幅画或非连续性的雕塑,要把事件的进行寓于相对停顿的形象之中。虽然这停顿不等于事件的中断,而是来踪去迹的凝聚,却要使接近解决的矛盾在画幅中被挽住。⑤”运用此美学观点再去欣赏此作品,那时,你觉得作品的真正灵魂和作者的有意识性至此才得到升华。有了这种审美经验后,我们再去欣赏《斗鸡》,我们就不再被它表面的技巧或其它不足而觉乏味了,而是说作者也在做有意识的表达: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农家小院,大人小孩在忙碌的收获间隙,屏息在观望一场激烈的斗鸡场面,好象每个人在自持着自己已成型的动作,整个画面如此宁静,两只并非专业的公鸡,他们并非为赢取主人的欢欣,也并非为押赌者赚回金币,它们似是为争取一粒食物或一只昆虫而要展开一场生死搏斗。你看那威风凛凛竖起的羽毛,咄咄逼人将扇倒一切的翅膀,那用足了劲的双腿和弓形的脖子,那要刺穿对方的双眼和啄倒对方的尖嘴,它们各自在蓄谋以待,寻找自己的进攻点。可是,这又都是如此沉静,静的让人窒息,让人感到阵阵杀机。至于精彩的斗鸡过程和残酷的斗争结果就只能靠欣赏者去想象和联想了,这就是画面留给我们的悬念和疑问,我们由此可以想到现实中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在为了一点小事或小惠小利而争斗得不可开交。这就是矛盾即将解决而尚未解决,即将接近高潮而未达到高潮的解释,也是对人性的一次诠释。

            总之,只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审美主体的无意识积淀,有了正确的、进步的、健康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在审美活动中针对审美客体,审美主体才能得到艺术的陶冶、愉悦和享受,发现和创造出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可以进行艺术批评,指教。否则,那种片面的、狭隘的、个人的评析既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也得不到艺术的真正陶冶和享受。故审美主体的无意识积淀是一项终生的具有挑战性和可持续性的学习和完善的过程。它将关乎审美客体生命的诞生,审美主体灵魂的升华。

            参考文献:

            ①高尔基《论文学》第129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③王朝闻《王朝闻学术论著自选集》第495页。
            ④高楠《艺术心理学》第268页。
            ⑤王朝闻《王朝闻学术论著自选集》第一章第一节。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9(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