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建筑艺术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最大的建筑艺术门户网站
资讯
新闻
展讯
专题
评论
访谈
趣闻
服务
名家
企业
协会
建站
论坛
互动
欣赏
商业建筑
文化建筑
教育建筑
古建文化
园林建筑
别 墅
知识
史论
理论
视频
技法
鉴赏
保养
#
#
#
推荐新闻
[02月16日]
河南信阳市再建成装配式建筑,为全市项目建设树立标杆
[02月15日]
浙江丽水再添关键一“地标”,青少年科普实践基地和科技馆...
[02月15日]
泓基质量,干出新精彩!为枣阳经济发展进程做出巨大贡献!
[02月14日]
超越艺术,承担责任——晨晓的色彩哲学
[02月10日]
UUA建筑师事务所获2024年美国IDA国际设计奖金,...
[01月16日]
昕特玛中国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加速本地化与全球化协同创新
[01月12日]
读《基于德勒兹哲学的当代建筑创作思想》”一书后有感
[01月08日]
LINVOL领沃无障碍计划全国点亮行动正式启动
[01月06日]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创新驱动未来城市发展
[12月31日]
多元生态 融合发展——2024年奥维云网家居产业峰会圆满收官
艺术新闻
全部
综合新闻
市场新闻
收藏资讯
拍卖新闻
教育出版
展会活动
中国建筑艺术网:首页
>
艺术新闻
在呼和浩特博物馆走进时钟的世界
“铜镀金月球顶人打乐钟” “滴答、滴答、滴答……”伴随着葫芦钟发出的报时声,内蒙古呼和浩特博物馆展厅里的古老钟表仿佛从沉睡中苏醒。正在该馆举办的“钟鸣盛世——紫禁城与承德避暑山庄藏钟表联展”上,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的66件钟表集中亮相,展品制作年代从18世纪延续至20世纪初。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参观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钟表,还可以了解清代宫廷钟表收藏陈设的状况。 “清康熙皇帝非常喜欢自鸣钟,他甚至在清宫造办处开设制钟作坊专门仿制、维修西洋钟表。”讲解员向游客讲述清朝皇帝与钟表
[详细+]
2025/07/14 06:15:47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耿国华:文化遗产的“数字雕刻师”
耿国华(左)在采集文物数据 西北大学供图 上世纪70年代,她是西北大学首批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90年代,她将信息技术与颅面复原相结合,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颅面数据库;进入新世纪,她投身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保护与应用研究,引领文物扫描和修复的技术革命……她就是深耕计算机领域教育科研45年、获得“国家教学名师”称号的耿国华,也是西北大学首批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今年69岁的耿国华现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依旧活跃在科研教学一线。作为
[详细+]
2025/07/14 06:13:51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用刻字法为“昆仑石刻”断代
【学术争鸣】 从秦到汉,是冶铁炼钢技术(治石工具)的高速发展阶段,也是刻字技术迅速改进的阶段。各种不同的刻字技术有其明显的、可以用于断代的特征。这一刻字技术的比较方法,或对判断“昆仑石刻”的真伪提供一种思路。 “昆仑石刻”的刻字法 不难看出,“昆仑石刻”点画有三大特点,一是点画粗细均匀且入石较浅;二是线条的两侧即使在扭曲处也基本平行,如“仑”字的几个横;三是线条两边都有明显的崩裂。 这样的效果,最可能是以平口刀直接入石而刻出,一次刻
[详细+]
2025/07/14 06:09:56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静愚
读“昆仑石刻”图像
【学术争鸣】 目前,对于“昆仑石刻”的真伪,出现了正方、反方的很多观点。朋友说,这是传世文献有罪推定论和出土文献无罪推定论的“世纪大战”。大家为什么那么关注“昆仑石刻”呢?其实很简单,我们何尝不希望看到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代遗存,何尝不希望看到一件能够写进历史的秦代石刻。自6月8日以来,不同领域专家从文献、历法、地质、文字等方面发表了观点,拓展了我们对于石刻相关知识和背景的认知,但对于石刻文字问题一直没有论述充分的观点,仅停留在文字比对的程度,似乎忽略了对石刻本体的观察,尤其是石面状况与文字之间的关系。
[详细+]
2025/07/14 06:08:15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静愚
流光溢彩——宋秉昀彩墨作品展北京揭幕
2025年7月11日,“流光溢彩——宋秉昀彩墨作品展”在北京丝路华兴艺术中心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由丝路华兴艺术中心与北京首美画院共同主办,北京嘉德逸品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策展人为边存峰,展览精选宋秉昀近年来创作的50余幅佳作,既有对传统水墨的现代解构,亦有对都市生活的诗意捕捉,精彩纷呈且风格多样。 作者在画展开幕式中回顾了自己近三十年的求学问业之路,在漫长的创作和学习过程中,刻苦钻研传统的同时又积极探索创新。 创作出了一批展现新时代、新气象、接地气的艺术作品。艺术,是一场孤独的旅程,也是一次次灵魂的...
[详细+]
2025/07/13 22:24:18
来源:
中国画廊网
编辑:
静愚
在艺源江河,遇见何君宏:东方抽象的诗意觉醒
走进艺源江河画廊,便踏入了一场“东方抽象”的精神对话。这里展示的不仅是一幅幅油画,更是新东方抽象派创始人——何君宏老师的艺术宣言。 何君宏作品欣赏 何君宏作品欣赏 何君宏作品欣赏 何君宏作品欣赏 何君宏的油画,是一场无声的
[详细+]
2025/07/13 14:54:06
来源:
网络
编辑:
中国建筑艺术网
秦大虎、张定钊油画《在战斗中成长》
在战斗中成长(油画) 138×130厘米 1964年 秦大虎 张定钊 中国美术馆藏 秦大虎、张定钊于1964年合作完成了油画《在战斗中成长》。艺术家用近于写意的手法描绘了北方农村初夏早晨的场景。 作品主要刻画了一老一少两位游击队队员在取得战斗胜利后,携枪支、望远镜、手榴弹等战利品,满怀喜悦地穿梭于朦胧唯美的青纱帐中的动态,传递出军民合一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小八路”生动鲜活的形象与中年游击队员沉稳坚毅的面部神情共同勾勒出“在战斗中成长”的主题,纪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详细+]
2025/07/13 09:27:06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诸子家训画集》:牛成选的诗画担当
《下棋》(漫画) 牛成选 古人通过描绘历史故事、圣贤形象来传递道德观念,如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明确绘画的社会教化价值。清代郑燮画竹石题“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体现对劳动疾苦的关注与文人风骨的教化。 诗歌通过意象展现时空,绘画通过线条和色彩突破时空,画家将两者互补,既能极大增强诗画的张力、丰富读者的审美体验,又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在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牛成选创作《诸子家训画集》正是延续这一传统,其每
[详细+]
2025/07/13 09:23:09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翡翠冷焰沁心凉
溽热夏日,当我们捧着西瓜大快朵颐时,这抹清凉甘甜已超越解暑本身,成了镌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夏日符号。翻开古画长卷,我们惊觉原来几百年前的古人,同样深谙吃瓜的快乐,还将这份惬意用笔墨永久封存,藏进了岁月的悠悠流转中。 在清代虚谷《花果册》里,夏日里的市井烟火跃然纸上。这位曾身披战甲、后遁入佛门的画家,以独树一帜的技法,让葡萄紫得晶莹、丝瓜绿得鲜活、枇杷黄得诱人。 其中一幅西瓜图,堪称点睛之笔:淡彩轻染的瓜皮泛着丝丝凉意,仿佛刚从井里捞出;开裂处的红瓤寥寥数笔点染,浓烈的色彩直撞人心,让人耳边似乎响起了清脆
[详细+]
2025/07/13 09:19:48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用水墨耕耘时代风华——康移风的艺术实践
酉水河风情(国画) 160×496厘米 2017年 康移风 康移风擅长发现这个时代独有的山河风物,其山水画作品既是对社会的深情回馈,更是一次生命轨迹与时代记忆的双向观照。他在宣纸间耕耘出时代风华,是对水墨精神有力的当代诠释。 行走三湘大地,他用极富时代感的笔墨将人民形象置于历史画卷之中,完成对传统文人画价值体系的结构性转换。其作品线条厚实、骨干坚挺、根基稳固,具有强烈的先锋和探索意识。康移风的作品予人崇高雄浑之美,尽显“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的风骨,致敬汉魏雄浑审美。山水画山高千寻、走风连云;人物画
[详细+]
2025/07/13 09:14:07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编辑:
静愚
上一页
1
...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艺术活动
>
中国德化白瓷展
开始:
2025/07/16
结束:
2025/08/17
省市:
北京
场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丁乙:盘山之路
开始:
2025/07/26
结束:
2025/11/09
省市:
云南
场馆:
昆明当代美术馆
诗意地栖居
开始:
2025/07/12
结束:
2025/08/05
省市:
山东
场馆:
京行艺术馆
新闻热点
+
more
陕西研学携手西安工商学院人文学院开展广告学专业产教融合访企拓岗活动
7月11日,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适应新时代行业发展需求,陕西研学旅行教育咨询...
讲述20年文化建设故事 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展开幕
“艮其背·回眸汉字”书法展在北京举办
云南省博物馆暑期“上新” 470件文物展云南30余年考古成果
共赴开博新展 来一场宋韵美学的山水清谈
“中原画风”巡展至重庆
轻摇一扇风 漫品千年韵——扇面书画的千年风雅与当代对话
初心为笔,岁月为墨——著名画家高云的“早”与“迟”
最新专题
+
more
红心伟业
红心伟业:由华夏少奇(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实施,主要宗旨:传承红色资源,发展诗词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职能:组织引导全国红色研学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在革命根据地、纪念地、伟人故里等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创作红色影视作品;传播红色歌曲等。
张大千
张大千简介(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 张 大千 在现代艺坛上,张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国画家了。他精山水、工人物、善花草,还能书会銮,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谁?比起会画来,张大千...
合作联系
邮箱:
fuwu@meishujia.cn
Q Q:
529512899
电话: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中国文化促进会
菏泽市美术家协会
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
曹州艺术网
邮箱:
fuwu@meishujia.cn
中国建筑艺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JIANZHUJIA.NET
,All right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