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戴平均丨我的写实油画之路

        作者:戴平均2024-09-19 08:23:21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感遇》210x150cm 布面油画 2017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内艺术家对现代艺术潮流的深入研究,随着国内艺术观逐步与世界接轨,各种优秀的绘画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曾经被认为是传统和正统的写实绘画,却在这股艺术思潮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写实绘画开始被视作为封闭和保守的代表,被看作和照相术没什么两样。而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坚定地选择了写实油画这条道路。

          之所以有的画家放弃写实艺术,其主要原因就是认为写实难有新意,当下的写实难以超越前人;当然,还有人认为写实油画过于简单,只要静心来画,就能做到惟妙惟肖。这些观点都过于偏颇,就说在当下这个时代,崇尚后现代的时代,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踏踏实实走写实道路的画家,又能有多少?

          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写实油画家,其实挺艰难,画者必须很好的掌握,深入地去研究解剖、透视、色彩、素描等传统的绘画知识、还必须掌握油画的复杂技法和材料的运用技巧,同时,还必须具备对写实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对绘画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提炼能力,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卓越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具备的。其实,我觉得艺术家们完全不必担心、不必怀疑写实油画的功能性和艺术性。事实上,任何摄影技术,都不能取代写实作品,只会迫使写实艺术作品更加有思想有内涵,而这,也是写实艺术发展的必然追求。

          写实油画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同样,也有一大批和我一样迷恋写实的画家,被其吸引,投身其中。写实是从古典艺术衍生而来的油画技法,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而写实作品中的物体质感,以及其生动性、形象性,往往出人意表,令人倍感愉悦。写实不仅仅是一种画法,更是一种描摹外部物象的角度。从艺术的角度讲,单纯意义上的写实,的确不够丰满不够充实,然而,加上理性的思辨,必然能够实现艺术语言的升华达到源淤生活之上的创新。

          在我的潜意识中,一直在追求一种超现实的美感。超现实主义的画法在象征意义上,有其他画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然而作为一个画家,如果过分地、不恰当地运用超现实的手法,只是使作品过于神秘,给人一种无秩序感。要想准确运用超现实的画法,避免结构和思想的无序性,就要先在画面内容的选取上下功夫。画面的内容不要太随意,应该让观赏者可以理解的,画面比较熟悉的生活环境。油画源于西方,作品一定要表达出其特有的中国特色。所有的物质与人,都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不一定非要紧张和对立的关系。在中国古典绘画中,一草,一石,一叶,一人,都是物我相融、物我皆具的境界。

          我追求一种超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一种不受时空限定的内在关联,喜欢从我的心理时间和心理空间,和被描绘对象的心理时间和心理空间,来安排画面的时间和空间。作品中,天空和大海,城市和汽车,动物等都可以和被描绘的人物共享一个客体时空,不受时空限制,任由观者自由生发想象。所有这些物像,隐喻明晰,自然,符合我所追求的画面效果。

          在我的作品《衍》中,婴儿,少女,少妇,老妇,共同置身于一个纵横自如的隐秘世界,整幅画面,沉浸在一种时间流逝的荒芜感中,对人类的衍变过程展露无疑,这种看似穿越,看似不易于感知的人物特征,实质上是一种现实的重叠。在物像的架构上,画家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放过内心的一丝悸动,要充分运用意识的延展性,而不是注重传统的超现实主义者所注重的意识的荒诞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摆脱超现实主义的晦涩难解,实践真正的超现实当代性的写实油画。

          生活中的美,最具吸引力和穿透力,每个画家,对生活都会有一定的感悟和偏爱,对表现的对象,也都有不同的偏爱感受。除了客观条件的可能性外,画家的情感偏好和后天形成的品味,也是选择表现对象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我一直以丝绸和女性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丝绸发出的艳丽耀眼的光彩,显示出的热情、温和、纯洁和高贵,和女性一样,在我眼里,都是至真至纯的人格象征,都是热情洋溢的现实抒情。以我最近花了三年创作的作品《她们从哪里来?》为例,我首先用了一组不同年龄的女性,来表达人类的衍生和延续,探索女性在人类繁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

          另一幅作品中,用一些漂浮在时空之中的青年男女,来表现人物的重叠、凝聚,生命的沉重和无常。所有的文艺作品,不管是绘画还是雕塑,最终的指向,还是人类本身,通过我的作品,表达出对人类本体的思考,对社会发展的忧思。男人们的焦虑与疲惫,女人们的彷徨与无助,整个人类的繁衍与前进,这些,都是生命进程中,一个必然的过程。

          在创作过程中,我比较强调作品的审美情趣和独特构想,这样才能突破画面本身的单调写实,实现作品的象征意义和哲理升华。比如《画架的背后》这幅作品,基调浓郁深沉,构图起伏流畅,将老人和小孩的形体,镶嵌在大海和画架之间,我意欲通过强烈的对比和想象的空间,希望能给观者无穷的遐想。在创作的道路上,我一直在努力学习与探索,力图寻找一条适合于自己的创作之路,不断的调整,大胆实验,我将继续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实践中不断创新,用油画语言,表达更多的人文关怀精神,为当代写实油画的发展和进步出一份微薄之力。

          (文/戴平均)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