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进入国家收藏的现当代陶瓷艺术—​—从中国美术馆的陶瓷收藏谈起

        作者:杨婧2024-09-09 10:45: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1/3)西游记人物罐(陶艺) 20世纪50年代 中国美术馆藏

            (2/3)静观(陶艺) 周国桢 2000年 中国美术馆藏

            (3/3)纸(陶艺) 苏献忠 2023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中国白·德化瓷”艺术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落下帷幕,素雅高洁的德化白瓷不仅为观众带来视觉的愉悦和文化的浸润,还为中国美术馆一次性补充了50件现当代陶瓷藏品。作为唯一的国家美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早在建馆初期就入藏了第一批紧随时代主题的优秀陶瓷作品,上世纪80年代,又在大力发展民族民间美术的进程中扩充了民间陶瓷收藏。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美术馆以开放的视野主动介入到陶瓷艺术的展览、研究和收藏事业,通过自主策划展览观照陶瓷艺术的当代发展,积极构建现当代陶瓷的国家收藏。这些藏品作为有力的实物佐证,勾勒出当代中国的陶瓷文化新形象。

          建馆初期的陶瓷雕塑收藏

          1961年,建馆伊始的中国美术馆成立了由米谷、江丰、刘岘、郑野夫等人组成的“收购小组”,正式启动藏品征集工作,至1963年开馆之时,通过收购、捐赠和调拨等方式所积累的藏品已达5000件。然而早期的陶瓷收藏数量并不多,主要是1964年之后以“雕塑”身份入藏的一批瓷塑和陶塑作品。一部分是由当时具有学院雕塑专业背景的创作者在陶瓷产区完成的瓷塑作品,如现代雕塑家周轻鼎的动物系列雕塑,陶艺家周国桢表现人民公社时期人们生活状态的《公社好阿姨》,和陶艺家熊钢如入选1964年第四届全国美展、再现炼钢工人生产场景的瓷塑《铸》等;另一部分是陶瓷产区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如石湾陶塑家刘泽棉以海防女民兵为素材的《女民兵》,和同为第四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的《力量的源泉》,以及石湾陶塑家廖洪标的作品《胜利归来》等。这批作品以写实主义手法和陶瓷的温厚质感记录着人民的容颜和时代的足音,也记录着当时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创作群体同时以传统陶瓷材料和雕塑语言进行民族化探索的实践,兼有艺术和研究价值,因此,一部分作品得以通过近年的展览和研究梳理进入中国百年雕塑史的书写。

          民间美术视角下的陶瓷收藏

          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间美术进入快速恢复和蓬勃发展期,关于民间美术的研究、讨论、出版和创作活动也空前活跃,引发了影响深远的民间美术热潮。在美术界同仁的呼吁和提议下,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简称“民博”)筹备组于1982年5月成立,其隶属文化部,由中国美术馆代管,从美术馆中抽人组成征集小组和筹备小组,当年拨款5万元进行藏品征集。由此,为筹建民博所进行的民间美术藏品征集工作,在时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曹振峰的带领下全面展开。“民间陶瓷”作为单独一类被列入整体的民间美术收藏计划,其主要征集途径首先来自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地方民间美术进京展,如民间美术部收藏资料记录:1982年陕西洛川“民间美术之乡”展陶瓷82件,1987年“云南民族民间美术展览”陶瓷22件。其次,充分利用民博筹备组与各地文化机构的紧密联系收集线索,从当地直接购入,如山东德州黑陶研究所黑陶15件,陕西渭南地区群众艺术馆陶瓷10件,陕西铜川陈炉陶瓷厂9件,广西灌阳陶厂22件,上海金山县兴塔公社53件。再者,来自个人捐赠,如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张谔于1985年和1986年两次捐赠个人收藏民间陶瓷43件,进一步扩充了湖北汉川、安徽界首等地具有典型民间审美特质的日用陶器。

          至20世纪80年代末,民博筹备组以有限的经费抢救式地收藏了17大类民间美术作品4万余件,其中民间陶瓷400余件,收藏体量虽小却不乏精品,在近年的民间美术主题展中时有亮相。

          现当代陶瓷艺术的系统性收藏

          2004年,国家文化部门正式批准将陶瓷作为重要艺术门类纳入中国美术馆的整体工作。彼时,处于现代转型中的传统陶瓷艺术蓄势待发,走出萌芽期的中国现代陶艺亦方兴未艾。以“大美术”理念将陶瓷同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一起列为展示、收藏和研究对象的举动,给陶瓷界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和激励。2006年6月举办的“中国美术馆陶瓷艺术邀请展”作为陶瓷研究和收藏的发轫之作,集中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现状与艺术成就,展后百余件作品的入藏构成了中国美术馆现当代陶瓷收藏的重要基础。庄稼、陈钟鸣、周国桢、徐秀棠等陶瓷名家以不同时期的重要代表作襄助国家收藏,这一部分作品可见传统陶瓷经典性和地域性光彩,填补了传统陶瓷的品类空白。现代陶艺部分则透过工艺、材料和观念的多重表达,展现其作为现当代艺术有机组成部分的多元面貌,而在此次收藏之前,现代陶艺藏品主要是针对历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和重要陶艺主题展、陶艺家个展作品的选择性收藏。

          伴随着国家对传统手工艺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全社会对手工艺文化整体认知的提升,传统和当代手工艺进入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展览和收藏体系。自2014年至今,以江苏、浙江、福建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大省通过输送主题展和个展,在中国美术馆的平台上推出一大批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工艺美术作品。展后的作品捐赠与收藏,使陶瓷收藏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扩充,与石雕、木雕、刺绣、玻璃、漆器等构成了相对完整、丰实的现当代工艺收藏序列。2020年举办的“向捐赠者致敬——中国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开辟出独立的工艺美术展区;2021年的“美在耕耘”展中设立“大国工匠”单元,宜兴紫砂、德化白瓷、建阳黑瓷等前期陶瓷收藏作为展览的重要组成频频登场,受到公众的关注和喜爱。

          新时期的陶瓷收藏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上发挥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播当代陶瓷艺术经典的重要作用。当下,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工艺美术馆都已加入现当代陶瓷收藏的行列,但视角和使命各有不同。中国美术馆的收藏着力于建构中国美术发展的序列,从美术史的角度给予陶瓷艺术一个相应的位置,其意义不可替代。

           (作者为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2(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