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与黑暗的崇高本质
当代艺术与设计中的⼆元性与统⼀概念
本届佛罗伦萨双年展的主题聚焦于光明与黑暗这⼀原始⽽永恒的结合,⾃古以来,这⼀对概念便处于艺术、科学、哲学和⽂学研究的核⼼。光这⼀现象不仅仅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更是⽣命的基础,连接着宏观宇宙与微观世界,引导我们思考⼈类有限⽽脆弱的世界与⽆限宇宙之间的关联。从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和亚⾥⼠多德,到达·芬奇、伽利略,再到⽜顿、⻨克斯⻙和爱因斯坦,历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们都曾深⼊探讨光的奥秘。远古⽂明的建筑遗迹,如巨⽯阵、玛雅神庙和吉萨⾦字塔,早已显示出⼈类对太阳光的关注和崇敬。⽽在随后的各个⽂明和历史时期,光始终是艺术家、建筑师、科学家和⽂学家探讨的核⼼主题。
光,作为神圣、善良、知识和⽣命的象征,在⻄⽅⽂化中往往被与黑暗对⽴,后者则象征着邪恶、未知和死亡。然⽽,光的存在⽆法脱离黑暗,它们共同构成了⼀种原型性的⼆元对⽴关系,就像⽩昼与黑夜、冷热、善恶那样相互依存。早在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就认为世界的变化源⾃对⽴事物的冲突与统⼀。⽽更早的中国《易经》,被儒家奉为智慧之书,则通过阴阳理论表明世界万物都存在对⽴却⼜互相依存的两极,⼀切事物皆含有其对⽴⾯的元素,相互转化,彼此⽣发。扩展与收缩、秩序与混沌、男性与⼥性、昼与夜、光明与黑暗、善与恶——这些对⽴的事物实际上都是整体的⼀部分,彼此不可分割。
这⼀揭示万物统⼀性的哲学思想,早在公元前⼆千年的印度《梨俱吠陀》中便有所体现。随后,该思想经由毕达哥拉斯在埃及祭司处的学习传⼊⻄⽅,并以象征性的⽅式体现在太阳神“拉”的象形⽂字——中⼼带点的圆形图案之中。⼏个世纪后,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普罗提诺以光为⽐喻,描述“太⼀”如何散播⾄多元世界,与其形成互补关系:光从源头向外扩散,愈远愈微弱,但光与黑暗依然是⼀体的,因为黑暗没有⾃⼰的独⽴来源。在万物的多样性背后,始终隐藏着统⼀性。⽽正是这⼀统⼀性,引导⼈类向更⾼的理想迈进,最终接近“太⼀”——普罗提诺所描述的⽆限之源。通过五个阶段——公⺠美德、艺术、爱、哲学和神秘体验——⼈可以重新与太⼀合⼀。艺术,特别是视觉艺术,被认为是灵魂迈向太⼀的重要途径。这⼀理念贯穿罗⻢时代,并在⽂艺复兴时期达到顶峰,艺术不仅表现⾃然之美,更超越物质,呈现出某种崇⾼、超然的意象,使多元世界中的统⼀性得以彰显。
光明与黑暗的崇⾼本质”(The
Sublime Essence of Light and
Darkness)主题旨在强调艺术、建筑和设计如何唤起⼈类对⾃然之⽆限性和不可抗拒之⼒的感知。在⾃然界中,对⽴⾯往往和谐交融,⽽在⼈类社会中,我们却常常看到剧烈的对抗,例如战争,使我们迷失了对⾃身存在意义的认知。
因此,本次双年展的主题希望引导观众思考:那些看似对⽴的事物,实则同属于⼀个更⼴阔的整体——我们的族群、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宇宙。这个整体需要我们⽤⼼呵护,⽽其根本基础,唯有相互理解与尊重、对话与和平。这些原则,正是佛罗伦萨双年展⾃始⾄终所秉持的核⼼价值。
——2025第15届双年展策展委员会
展览信息:第15届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与设计双年展
光明与黑暗的崇高本质【中国单元】
展览时间:2025.10.18-10.26
策展人:张思永
展览总监:张丞森
展览统筹:陶陶 李青霞
展览组织:北京千年时间画廊
艺术家:朝戈【特邀】、钟飙、姜淼、叶宇轩、李凯书、杨子凡、曹西冷、黄山、韩蕴泽 、王宽萌 、卿泰卯 、雷子人
地址:意大利佛罗伦萨达巴索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