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志敏烈士的不朽名篇《可爱的中国》诞生90周年之际,“赤子·大地——赵奇《可爱的中国》绘画研究展”近日于方志敏的家乡江西省上饶市拉开帷幕。在上饶市美术馆内,画家赵奇以深沉笔触绘就的《可爱的中国》连环画,将方志敏笔下“光明前途”的预言化作震撼人心的视觉史诗。
20世纪80年代,辽宁的年轻画家赵奇怀着对方志敏的敬仰,选择将《可爱的中国》作为他第一部独立创作的连环画题材。他凭借一腔赤诚,数易其稿,将这篇文学经典绘制为46幅画作。这部作品开创了连环画的新面貌、新风格,更因为作品中涌动的与方志敏名篇中一样的赤子情怀,深受大众喜爱,屡获大奖,数次再版,成为一代美术经典。从《可爱的中国》开始,赵奇又陆续创作了《啊,长城》《靖宇不死》,被称为他的连环画三部曲。在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个人、文学与绘画的交织淬炼之中,他寻到了自己的艺术使命,一路向前。
策展人许柏成阐述了展览主题“赤子·大地”的意涵:“‘赤子’既指方志敏的赤子之心,也指艺术家赵奇面对艺术的赤子之心。‘大地’则指的是养育方志敏烈士的热土上饶。”展览分为“相遇”“史诗”“交织”“回响”4个篇章,其中重点呈现作品原作与手稿的“史诗”篇章包括“赤子”“囹圄”“暗夜”“大地”“母亲”“觉醒”“抗争”“胜利”8个部分。为了凸显原作的绘画表现力,展览没有完全按照连环画的顺序呈现,而是根据题材进行分类,观众更能在相近题材的对比中体会作品的感染力。
从展览中,观众可以了解到艺术家的构思、创作与诞生过程。比如,在表现方志敏监狱环境的画面中,赵奇对“敌人劝降”这一情景四易其稿,反复推敲,跳出通常对烈士无所畏惧的形象表现,转变为只有一张酒席的阔绰房间,从侧面展现方志敏与敌人的交锋。“母亲”是《可爱的中国》中被频繁提及的形象,代表着中国,赵奇反复斟酌,母亲形象从苦难时期的饱经风霜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阳光活力,展现出艺术家的细腻情感。
进行绘画创作时,赵奇抱着对历史崇高的敬意,根据过去的新闻资料照片、历史影像,用绘画进行再创作,在盈尺之间展现了“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抗日救国运动等历史事件,带给人强烈艺术感染力与真实的力量。“历史不是尘封的史料。历史永远是属于当代人的。我寻找的是自己该负的责任。”赵奇说。
展览中的部分作品被放大近20倍,带领观众走进作品深处,在细微处见广大。展厅中还有场景还原,如囚禁方志敏的监狱。展览尾声特别设置了“回响”篇章,民国时代的桌椅、油灯、信笺等还原方志敏在狱中写作的场景,观众可以在这种极具参与感与仪式感的形式中驻足思考、真切留言,跨越时空,表达对方志敏烈士的敬意,写下自己心中“可爱的中国”。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包林看来,赵奇的绘画创作植根于其对文学的深厚热爱与对历史档案的研究性学习中。文学为其艺术注入了信念、目标与价值观,而绘画则成为诠释这些精神内核并将其代代相传的重要媒介与手段。
江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李晖表示,赵奇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体现在其蕴含的深厚情感,也在于作品背后扎实的学术研究支撑。此外,画作巧妙借鉴了如电影蒙太奇等艺术表现手法,使其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令人百看不厌。
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作品的陈列,更是一次跨越九十载的灵魂对话,不仅生动诠释了方志敏烈士的革命精神与崇高信仰,也彰显了赵奇的艺术担当与卓越才华,更点燃了观者心中爱国报国的赤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