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颖人 花鸟组画之二 2022年 69×69cm 纸本水墨
6月25日,“一条线——朱颖人的水墨实践展”于杭州中国印学博物馆启幕。我国著名写意花鸟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员朱颖人先生,已于今年3月29日溘然长逝,享年96岁。此次展览,既是对他艺术人生的庄严巡礼,更是对其不朽精神的深切追缅。
78件精选佳作通过三大板块“直书己意”“道承东南”“颖庐如晤”分类展现了朱老先生的多元艺貌,一楼展厅“直书己意”展出了朱颖人晚年的突破创新之作;二楼展厅“道承东南”呈现了朱颖人的代表作;西泠印社遁庵厅“颖庐如晤”则包含了他晚年的部分杂记、笔记、信札原稿等,全面展露一位提倡“与古为徒”的老艺术家在近80年中国水墨画探索过程中的践行和思考,以及致力中国花鸟画专业发展事业“上承下传”的重要一生。
朱颖人自93岁起,在艺术表现上进行笔墨新尝试、新摸索,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略去所有具象物体的“笔痕”,潜心研究摩崖刻石拓片的“篆藤”,以及本次展览的重点“一条线”。2022年,他在创作经验中体悟“笔阳墨阴皆在水中央”,强调水在写意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得总结“笔墨千古不移结体因人而异”并反复自书。强调“画面里不能没有人的情味意趣的气息”,画面中开始出现具象的水墨松鼠形象。
朱颖人,1930年生于江苏常熟。1947年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49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绘画系,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绘画系。自1952年留校任教伊始,朱颖人与前辈师长和同事们一起探索奋进,长期坚守在中国画教学的第一线,为中国画系的创作和教学作出了不懈的努力。1960年,朱颖人入吴茀之先生门下专攻花鸟画,同时受教于潘天寿、诸乐三先生,并以门生代行教学任务。作为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朱颖人协助陆抑非先生招收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中国画研究生班,为中国美术界持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坚力量。
朱颖人肩负着中国画传承的使命,一方面继承了吴茀之先生的丰润灵动的气韵与古意,另一方面,他又受益于潘天寿先生“强其骨”“以笔线为间架、以线为骨”的笔墨精神。朱颖人对这两位先生的深刻理解与坚定追随,是其穷尽一生之精力在花鸟画领域研究与探索的重要原因。画如其人,朱颖人为人坦荡,温文尔雅,朴实醇和,含蓄蕴藉。
他的画作植根生活,趋近自然。既注重意境、情趣的营造,又善于挖掘其精神层面的内质表达。格调高逸,意境深远,沉静从容、散淡空灵。朱颖人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对当代花鸟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画大写意的创作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条线,从吴门烟雨延伸至西泠印社,从潘天寿的课徒稿延续至今日的展厅,它必将在未来继续生长,勾勒出中国水墨艺术生生不息的脉络。
展览持续至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