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布绣作品《百鹤呈祥》 吴婉菁
非遗一名夏布绣的青年“守艺人”
——记新余市夏布绣艺术研究所所长、青年夏布绣艺术家吴婉菁
在近日举办的“山花烂漫 青春撷英”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展上,吴婉菁的夏布绣展品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作品中,一针一线绣出的点点梅花、盛放的荷、云雾缭绕中的青山与劲松,与夏布绣粗粝的绣地、柔软的丝线完美融合在一起,让人叹为观止。这些极具观赏性的刺绣作品,甚至让很多观众忍不住伸出手,仿佛要隔着玻璃摸到其粗犷又古朴的纹理。
而就在十余年前,吴婉菁也是这样站在夏布绣展品前,被这门传统手艺所焕发出的艺术魅力感动得一塌糊涂,从此走上了学习夏布绣技艺、从事刺绣艺术创作的道路……
这一切,还要从2009年吴婉菁大学毕业说起。吴婉菁1987年出生于江西新余,儿时的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画画。后来她也顺利考入了广州美术学院。值得一提的是,吴婉菁在大学里选修了广告设计和染织技艺课程,这也为她后来与夏布绣的结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吴婉菁与丈夫李良思相识相知,李良思的母亲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民间绣活(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受到家庭氛围的感染,吴婉菁经常随李良思参加各种与夏布绣相关的展览,在一次次惊讶于夏布绣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艺术水准后,吴婉菁决定学习这门古老的手艺。她先是在繁忙工作之余钻研技艺,到了2014年,“始终放不下艺术梦想”的吴婉菁终于下定决心,辞去了银行的“铁饭碗”,全身心跟随张小红学习夏布绣技艺。
此时已成为婆媳的张小红与吴婉菁,一起走上了夏布绣传承与创新的漫长道路。
这之后,张小红带着吴婉菁走遍乡野收购江西民间刺绣,并于新余市渝水区创建了新余夏布绣博物馆——这座建筑面积达650平方米的博物馆现收藏有万余件(套)珍贵的刺绣文物和夏布绣艺术精品,已成为当地的一座地标。为了吴婉菁绣活技艺的提升,张小红倾囊相授。作为当代重要的刺绣艺术家,张小红在传承传统刺绣技艺的基础上,对夏布面料的处理工艺和刺绣针法均做了改进与创新,提高了夏布绣的艺术价值。在张小红手把手的教授之下,吴婉菁逐渐对这门传统民间艺术有了全新的认知,技艺也飞速增长。
“夏布绣是一项有着厚重文化底蕴、凝结了世代手艺人智慧结晶的特色手工艺。”吴婉菁介绍,夏布绣的绣地夏布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面料,是以天然苎麻纤维为原料纯手工织造的平纹布,由其绣制而成的作品色泽古朴、典雅深沉。“在刺绣过程中,纵横交错的线条在构成物理形态时有层次感和立体感,似虚非虚、似实非实、若隐若现,使夏布绣的画面具有虚实、深浅、明暗的变化,形成材质绣织肌理美与物体空间的和谐统一。”吴婉菁说。
对艺术具有天然敏感性的吴婉菁很快就掌握了夏布绣技法,而为了让夏布绣这门古老的技艺具有更为现代性的表达,早早就“出师”的吴婉菁将自己上学时学到的设计原理和绘画知识结合到创作之中,对夏布墨染技艺和织绣工艺进行了创新;另外,她还在产品开发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寻求更好地将传统民间工艺融入现代生活、挖掘跨界融合发展的可能性。
2018年,吴婉菁创作了《小日子》家具系列作品,将夏布绣与家具、灯饰等相结合,她运用夏布绣的代表针法透底虚实针,让优美的线迹与夏布天然的肌理自然融合,展现了高超的技艺,也呈现了其独特的现代设计理念。《小日子》是吴婉菁创作的一个缩影——她不仅重视发掘夏布绣的艺术表现潜力,在作品中充分展现绣品的艺术魅力,还将目光放在实用价值上,着力开发了包括夏布绣箱包、首饰、灯艺及茶空间、文房等几百种夏布绣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十余年来,吴婉菁凭借《祖国万岁》《井冈雄峰》《小有福气》等夏布绣作品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中国旅游特色商品大赛金奖”等30余个奖项,其作品《井冈朝晖》还被选入中国文联2022年度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同时,她还带领团队频繁走进全国各类院校,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展示展演活动,向各大中小学师生、社会各界推广夏布绣技艺,为夏布绣艺术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作为一名夏布绣青年‘守艺人’,做文艺精品的创作者,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我们要让传统民间工艺深深扎根于新时代,让传统手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通过自己的实践为夏布绣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赋能。”在“山花烂漫青春撷英”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展的现场,吴婉菁的深情告白让很多人动容。“让传统民间工艺深深扎根于新时代”,吴婉菁的“守艺”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