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 展 人:于量
开幕时间:2016-01-30 15:00
近三十年来,吾国画坛出现一种私人化的倾向:艺术创作为画家自己独立性的私人行为,无关他涉。诚哉斯言!画为心印,绘画原本就是画家情感表达的独特的了悟方式。然画家在慰藉自身的同时,同样需要他人的慰藉,也就是说绘画并非纯粹的自娱自乐的艺术行为,画家也需要知音。
秦修平、郭玉文二位仁兄与我认识多年,机缘便在于他们的画上。他们的作品从来不缺现实关怀和本土关怀,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其关键在于他们总在用一种平和优雅的风调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心灵的距离。修平此次以古意山水为主题,玉文则是观音大士,他们的绘画作品可视为“审美上墙”的典范。他们一直以入古出新为理想的践行者。二位的艺术实践绝非停留在对传统经典符号的揣摩、复制上,而是以精研传统中国画的传世力作和审美哲学为毕生追求,既立足传统,又能从静观物象的本体出发,阐述自我的艺术主张,并旨在建构自己的艺术体系。
秦修平的山水空灵幽寂,笔精墨妙,古意勃发,别有一番情致,大有追慕前贤的气魄;画面不乏纯净的心绪诉说,温情仁厚的笔墨形态背后蛰伏著他的倔强、傲骨与热血。郭玉文的观音则是将古风寓于时代语境之中,愈古而弥新,无违和突兀之态,笔下流露的皆为彼时境遇与心路的记录、延展。尤其重要的是,他们的作品从不见时风中附庸风雅的奇怪意象以及空洞无物的形式主义、技巧主义,更无时髦、变态、颓废、泛滥成灾的情色,有的只是向传统致敬的经典品质。他们的画作表明,传统中国画既存在很多可能的发展路径,也可以构建起画家和观众心灵关照的津梁。
在当下知识结构巨大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审美经验、观看方式、思考方式的转变,我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需寻求视觉和精神的逍遥。艺术品虽为商品,却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故而选择优秀的画家、艺术作品既是我们资产分配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自身品位、格调的某种体现。
祝展览成功!
于 量
2016年元月于金陵榴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