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对繁荣发展中国摄影事业的思考

        作者:核实中..2010-08-16 11:40:17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自建国以来,我国广大摄影工作者自觉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入基层,面向生活,积极开展摄影创作,各类样式的摄影新作叠出,各种风格的摄影佳作不断,优秀摄影作品数量之多,形式、风格、流派之多样,体裁、题材、主题之丰富,都是前所未有的。不少紧扣时代脉搏,直面现实生活的摄影作品,获得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赞誉,并在国家级和国际间的摄影大赛和交流中先后获奖。同时,一大批优秀摄影工作者茁壮成长,他们为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生活,讴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创作了大量的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摄影精品,为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高雅艺术,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摄影工作的关怀和重视也得到了加强,社会各界也涌现出许多有识之士,以各种形式有力地支持着中国摄影事业的健康发展。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繁荣文学艺术、实施精品战略的要求。第六次全国文代会和第五次全国作代会,以“民主、团结、鼓劲、繁荣”为主题,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基本方针和主要任务。全国各级摄影组织和广大摄影工作者一定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深入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清醒地认识中国摄影界当前的形势和肩负的重大使命,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勇于创新,团结奋进,努力开创中国摄影事业全面繁荣的新局面。
          首先,繁荣发展我国的摄影事业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保持百花争艳的发展态势
          摄影是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贯彻落实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任务,是广大摄影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摄影工作者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开展摄影创作和理论探索,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摄影事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我们的摄影工作者要在摄影创作中学会运用马列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研究摄影创作规律,指导摄影创作实践,努力使我们的摄影作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反映主旋律的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必须是多样化,生动活泼,精益求精,才能够用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来表现时代精神,塑造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反映他们的理想和奋斗精神,表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及高尚品格,用他们的志向、气节、模范行为和爱国主义精神去教育和感染后人,使之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我们要积极鼓励广大摄影工作者不断进行探索和创造,在摄影作品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摄影理论研究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以题材、形式、风格、表现方法的多样化,更好地高扬主旋律,激励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其次,繁荣发展我国的摄影事业要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多出优秀作品,努力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实施精品战略,必须树立精品意识,精品就是弘扬主旋律,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在社会和群众中产生良好影响的优秀作品。改革的时代是发展的时代,发展的时代也是创造的时代,精品需要创造,创造才能出精品,摄影工作者只有深深扎根于时代的沃土之中,才能创造出不朽的精品。广大摄影工作者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任,从现在做起,去抓好优秀摄影作品即精品的创作,正确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将普及和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在繁荣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出精品;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摄影优秀成果。必须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发扬严谨治艺,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以足够的投入去确保较高的作品质量,以精心的创作去赢得读者的认可,在注重摄影作品思想内容积极健康的同时注意追求艺术上的精益求精,让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在摄影作品中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实施精品战略,要充分发挥广大摄影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形成一个生动活泼、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规划,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来保证精品战略的实施,多出、快出一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的优秀摄影作品,这是全国人民对广大摄影工作者的殷切希望。
          第三,繁荣发展我国的摄影事业要充分体现“文艺为人民”的原则,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使作品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创作的源泉在于群众,在于生活。从目前我国摄影作品的现状来看,真正有深度地反映现实生活的精品力作还不多,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做得不够。摄影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熟悉新的时代,熟悉新的群众,是中国摄影事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广大摄影工作者要始终置身于时代之中,多接触群众,多了解群众,多学习群众,到改革与建设的第一线去,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去把握时代精神,感受时代脉搏,捕捉时代现象,表现时代丰采,去多拍一些表现他们高尚品质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反映他们从事改革和建设的生活实践,赞美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聪明才智和精神风貌的优秀摄影作品。多创作一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摄影精品,使中国摄影更贴近生活,更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给人民以向上的力量,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第四,繁荣发展我国的摄影事业要努力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摄影人才队伍
          我国的摄影工作者队伍是一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事业心强、艺术素养较高、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摄影人才队伍。但当前摄影队伍的现状与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的摄影事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队伍老化、人才匮乏问题十分突出。努力培养越来越多的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精湛的摄影家,这是我国摄影人才队伍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摄影人才队伍建设,既要在数量上增加,也要在质量上提高。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人才,建立摄影家脱颖而出的机制。现有的摄影工作者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狠下功夫,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创作思想,发扬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刻苦钻研,潜心创作,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的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自觉的把个人创作同繁荣中国摄影事业的崇高使命紧密结合,将个人情感融合到人民群众的情感中去,在社会生活的广阔舞台上施展聪明才智,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于时代的摄影作品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人才。老一辈摄影家要在发挥骨干作用的同时,关心和扶持中青年摄影人才的成长,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下大气力多培养一批德艺双馨,品学兼优的跨世纪摄影人才。各级摄影协会是广大摄影工作者之家,是联系广大摄影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满腔热情地为广大摄影工作者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开展活动提供方便,使我们的摄影工作者队伍在不断壮大中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五,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摄影事业要进一步加强对摄影创作和研究工作的领导
          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摄影创作和研究工作领导,是繁荣中国摄影事业的根本保证。各级摄影协会都要把加强和改善对摄影工作的领导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要认真加强各级摄影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凝聚力。理顺关系,形成合力,坚持“团结、服务、吸引、倡导”的方针,积极帮助广大摄影工作者掌握科学理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信任尊重,热情帮助,正确引导,关心支持,努力为摄影事业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不断加大对摄影事业的投入,为广大摄影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发挥摄影艺术创造力提供良好的条件。各级领导要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千方百计为摄影工作者排忧解难,多办实事,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政治上有地位,事业上有成就,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努力营造出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使摄影工作者的创作精神能得以充分发挥,艺术风格,艺术形式能得以自由发展,为多出摄影人才,快出摄影人才,尊重摄影人才,爱惜摄影人才,留住摄影人才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环境。大力支持繁荣我国的摄影事业。
          21世纪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辉煌胜利的世纪,也将是中国摄影界群星灿烂、百花争艳的世纪。广大摄影工作者要紧密团结起来,同心同德,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紧跟时代的步伐,施展聪明才智,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为繁荣发展我国的摄影事业,为中国摄影真正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做出更大的贡献。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5(s)   6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0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