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无墙的教室—实验教学研究

        作者:核实中..2010-05-18 15:46:50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无墙的教室——实验教学研究

          孔千
          秉承学报之约,这里谈谈对教学环境的感受。 1997 年我曾就自己多年来在不同系、不同专业所得的经验和感想,写过在既有绘画类又有工艺类的综合艺术院校基础素描教学的论文。在 1999 年全国素描基础教学研讨会上该论文还与其他院校共同交流过。现在自己在教学中,从教学理念到具体实施,这种情况仍占较多成分。

          后来,我发现自己提供给学生的信息和经验中,若没有在一个大的教育环境中去考虑,教学就仍有脆弱的一面。为了避免这种脆弱和寻找方法,问题就一个连着一个地出来了。比如说,教育教学的环境、教学的秩序和职能不清、知识结构的转换、教与研、教学的方式方法与边缘化等等。因此我感到非师徒关系下的公共教学,从上到下各个环节的方方面面,其实都应该不断地总结、研究、整理并依靠每个人的意志力加以改变。

          现在,我以一位专业教师的眼睛,把所感到的教学环境,以走马、文图的方式说一说。

          有关“一些在艺术教育中碰到的说法”

          一、被夸大了的理想主义

          多年来,艺术教育中常能感受出有“理想主义”光晕存在。它也的确鼓舞过许多情感激昂、热血沸腾的老师和学生。面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困惑,“理想主义”不能成为在天上的“图画”,更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理想主义”是什么?若不能与我们所看到的周围世界相关联,不能与已经商品化了、信息化了和个别个性化了的社会客体和个体相适应,“理想主义”便是一种空泛的教条。它恐怕更适合以少数人的意志决定世界的时代。

          不管怎么说,“理想”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只不过它应与现实世界取得平衡。在艺术教育中夸大它的完美一面,就显得不合时宜。

          二、唯传统教育

          随着目睹以往的民族主义传统教育和行政权力、意识形态的狭隘逐渐分开,今天这些传统价值需要和现代的公共教育相联系,理性的在多元文化和信息文化中得到平等,检验并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传统教育”加强了民族主义的力量和信心,使我们独特的又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和道德精神境界,得到延续。可也应理性地对待,确认传统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我们不能在碰到外来文化的“价值”时,方感到和自诩为我们也有这方面的“价值”,使心里好受些,无疑这暴露出的是一种自卑和文化中缺乏“自生”的状况。对今天的教育来说,盲目地从狭隘的民族主义出发,也容易造成文化对峙,到头来也不能平等地看待自己和享受信息平等原则。

          三、唯技术论

          唯技术论的势头,在当今已经见弱,其原因是产生“技术”的背景已经有所变化,解释也是多种多样。但不唯技术,在学校中更不可取。技术应伴随着其他因素、时期的变化而变化。技术的认识和掌握不仅是对着技术的本身,倒可以看成是一种“关系”。掌握技术的人应是什么?技术会对人和自然、社会形成什么样的关系?由此技术变成了人与自然与社会所产生出的“关系”。中国传统绘画把技术向来看成“人与自然”的关系,每一笔,每一墨又是反映出人类的思想形式又是与自然合一带来的结果。

          四、悲观素质论

          “若是你文化课不好,就学画画去。”这不是一句编造出来的话,这些汉字出自一些家长之口,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了功利和投机的“种子”。搞艺术专业,是一项需要那么一点天赋,费体、费脑且回报未必很高的专业。可以考虑一种制度上的方法,比如在二年级时让一些动机不纯努力不够的学生实行内部考,以决定在一生中更适合他或她本人的专业方向。

          也常听到老师抱怨“学生素质低”的声音。也的确有些学生表现出行为规则的“另类”。且不说这一年龄组里容易出现的“行为模式”,功利化的动机,我们整个的素质环境以及我们的评价体系也都是问题的原因。我们寄希望于综合环境的改变。评价体系是以考前为主,还是毕业为主?师范教育方向的改变,学校法规和教师素质的改变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五、展览主义和教育

          “展览”是一位艺术家个人价值体现方式之一,也是目前艺术家生活和目的的大部分,对教育讲,就是业余生活,高质量的展览越多,在公众中获得的成就感、尊严等也就越大。

          教育面对的是不同类别,有待你促使他(她)开发出各方潜能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知名度”对于教师的个人影响力、授课魅力具有极大的益处。作为职业艺术家,教学是第二位的,作为教师,教学是第一位的。



          六、大纲是否千篇一律,十年不变的根据有二。 ①大纲是在“动态”中适应教育观、人才观、知识观、专业特点、学校特点来制定,这有点像“立法”随着变化不断调整。②相对稳定,稳定是指周期性的实践,从理论、实践、结果中提取正面和负面的经验。实则也是为“动态”的需要。

          没有大纲,没有灵魂,没有特点,也没有个性存在的前提。

          有关“信念”

          “信念”、“信心”、“意志”对一个人和民族都很重要。

          艺术教育首先面对的是人,也应体现出“普惠”的原则。

          从历史来看,中国自古形成和崇尚的是“儒家”文化,它渗透在中国人的思想和性格当中,从汉文化,多元民族文化中都能感受到它的影响,形成了共同的主流观念和稳定的精神基础。

          “儒家文化”以“仁”为基础,在世界上它可并存于“基督教文化”、“佛家文化”、“伊斯兰文化”,构成世界文明的基础。互不排斥的“大同”思想是属于全球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和越来越单纯地强调“技术”及“立即补偿”的时代,仍不能失去它的道德意义。

          随着时代变化,古典价值观和现代社会的运行方式应有机结合。仁爱原则、人性原则、生物观点和自然合一的原则是我以为应重振和继承的几个古典原则“信念”。意志力对信念体现的作用非常重要。使灵魂有所系,行为有所依。

          有关“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社会形态转变所带来的新要求。

          下列是过去和新要求之间的区别。

          ①普及知识 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②中西方两元化建立 多元化的并存。

          ③单项学习 复合型、交叉学习特征。

          ④重复性 创造性。

          ⑤内向储存 外向(对内、对外)特征。

          ⑥单元的评价标准 多元的评价标准。

          ⑦阶段学习 一生学习竞争观念。

          此外,以下也属素质教育的概念之中。

          一、符合人性,对社会有益的道德观以及对传统有益价值的认识。

          二、自身的生理、心理潜力提升。(空间、抽象、数理、逻辑、直觉等)

          三、论文书写和思辨能力。

          四、计算机操作。

          五、人格的独立和完善。

          如此,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可将以上内容设计进去。

          有关“知识结构”

          学校由四部分组成

          ①硬件设施 ②教师 ③软件 ( 知识、经验、管理 ) ④学生

          教师在其中很重要。能胜任这一职务的,一定是佼佼者和专家,其智力资产又构成“软件”和“无形资产”的大部。下列为个人理解的知识结构问题。

          A. 观点。

          观点一 : 任何知识和文化都有其局限性。

          观点二 : 专业知识和文化间有其互动性。

          观点三 : 文化、知识的发展伴随着各种环境变化而发展的动态原则。

          观点四 :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资产”价值。

          观点五 : 信息时代的知识占有,已变成大众化、经济化及共享原则。

          B. 基础结构领域。

          一、智慧 信息的。

          二、生命 生物观点的。

          三、结构 材料的。

          四、宇宙 时空的。

          五、生存环境 生态平衡的。

          C. 专业基础领域

          一、两维 平面的。

          二、三维 立体的。

          三、四维 时间运动的。

          四、专业技术和运用方法。

          五、材料知识和人性化原则。

          六、专业历史及有关技术发展背景沿革。

          七、计算机及数码技术。

          八、心理学及教育学。

          D. 教师的困惑在于

          一、“个人价值”在结构更替中迷失。

          二、拥有“超前”价值,与实践相脱节。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8(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