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摄影发展史(一)

        作者:核实中..2009-11-28 17:17:22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1、 摄影技术的发现
          1.1、摄影的由来与光的学说
          摄影又称照相,俗称拍照。日本则是引用中国古代绘画的术语称写真。英文Photography,是由希腊文Phos与Grapho的结合字。Phos 是光,Grapho是描绘,合字是利用光来描绘的意思。就是任何景物由以有光的反射,而聪明的人类想到利用针孔或透镜来摄取其反映过来的影像,再由感光材料作成,可以永久保存的影像记录,我们通称为摄影。
            摄影在世界上兴起,不过是二、三百年来的历史,而摄影真正融入我们生活中,蔚为风尚,渐入佳境,成为艺术,也不过是近百年来的韵事。但是研究起来,对于摄影有关光学的问题,可以追溯甚远且广。我们先说「光」的现象。
            光,是人类生存活动,生活环境中的一个要素,因为人的视觉信息要靠它来传递。
            依光的波动学说:光是一种波动。发光体发光时,就产生光波。光是以直线向上下、四周围作波动射出,光波的波长有长有短,进入我们眼里,能以视觉得出不同的颜色。
          光依光的电磁波学说:光跟电磁的辐射一样,不仅速度相同,也能反射,折射,偏极化。光是电磁波中,仅能引起我们眼睛有视觉的部分。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很宽。论波长,最长的是交流电,最短如宇宙射线。那么我们人类眼中可以看到的仅是电磁波中非常窄小的一部分。大约在390毫微米的紫外线与700毫微米的红外线之间,才是我们可以看得到的。紫外线和红外线,我们看不见,但是在摄影中可以察觉得到,尤其会影响冲洗、底片、相片的颜色效应。
            以光的微粒学说:光是从光源射出来的微粒子所构成。此种微粒子,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大速度,自发光体向上下、四方发射。进入人的眼睛,即让人有生光之感。此种微粒子是物理学上所谓宇宙基本粒子中之一种,不带电,有稳定性。
            爱因斯坦(Einstein Albert 1879-1955)发表『光的产生和转变的探讨』论文中,就证实有它的存在。他说:光是由一个个的微粒量子组成的,这光微粒量子有波的性状,还有微粒子的特性。
            光是一种运动不停的能量。光的直射到景物再反射到我们眼里,让我们感觉到有景物的影像。这光的学识研究与发现,从古来中外皆有。最早的记录,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墨翟(478-392BC)之著作『墨经』中。其论述:光有直线照射的作用。光照射物体会产生影子。光具有反射的性能。论述针孔成像的道理。发光体的远近,决定光的强弱。放大倍数概念。分别叙述了平面、凸面、凹面镜的,物体和影像的关系。光的折射现象等等。可见中国的古代,已对光有了相当的研究与认识。
          西方世界到公元前350年,首位「科学大师」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在著作中才提到光学法则。他说到一个现象:每逢有日蚀,从筛孔或树叶空隙中,投射到地面的光,是呈月弯形状,尤其是孔越小,光的影像,越明晰清楚。从此,西方人们亦知,光线通过了小孔,会形成影像的光学道理。
            我国韩非(280-233 BC)著作书中也有说及:筑墙,凿牖(yǒu),日出加画筴(cè),髹(xiū)上而观,望见龙、蛇、车、马、万物之状备具。髹是漆器,利用反光,加上画筴才有更清楚影子。而这画筴有如一个透孔,如此针孔影像技艺,我国很早就有了。
            公元前208年,古希腊物理、数学及大发明家阿基米得(Archimedes287-212 BC)为国御敌,曾发明著名的「火镜」。他利用许多放大透镜连在一块,使太阳光集中焦点,投照在敌船上,引火抗敌。
            公元前139年,西汉淮南王刘安(179-122 BC)编着『淮南万毕术』,提到用冰制作『透镜』,说: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更甚的在『西京日记』此书中,说到汉武帝(140-87BC)时代,有人用白色琉璃,使日光穿过再折射到暗室,如此引光入室,明亮异常。这时起,光学已由学理研究,融入应用在,人们生活中。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1031-1095)著作『梦溪笔谈』里,有针孔成像论说,凹面镜的分析。他发现『墨经』中,针孔成像可与凹面镜作结合,且说明成像是由光束造成。光线成束,从凹面镜反射出后聚成焦点,此点因阳光热能被会聚后,产生高温就能起火。
            
          在1100年,阿拉伯学者阿尔哈森(Al Husen)就利用一暗箱,箱壁上开个小针孔,让日蚀的阳光透过小针孔,倒映在箱壁上,观察日蚀情况与过程。
            稍后,中国元朝科学家赵友钦,设计一室,作光学实验。他结论:针孔太大,不能成像。针孔适当的小,就会形成影像,而且会与光源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照明度与距离成反比。其实验过程与实际情况,他写篇论文题名为『小罅(xià)光景』。罅,就是孔隙。
            中国元末明初,陶宗仪著作『辍(chuò)耕录』说:平江虎丘阁,版上有一窍。当日色清朗时,以掌大白纸承其影,则一寺之形胜,悉于此见之。窍,就是小孔。又提到松江城有塔,东有夏监远家之小室却有一塔影。长五寸许,倒悬于西壁之上。
            针孔影像,已在中外科学家热烈论述开来。
          1116年北宋药学家寇宗奭(shì)所著『本草衍义』提到:菩萨石映日射之,有五色光。这是日光经过棱形的石英晶体,所折射散出的各种色光。这就是摄影学理上的色散现象。他发现色散的现象,却足足比英国举世著名科学家牛顿的发现早550年。

          1.2、暗箱的发明与演进
          拉丁语系国家的人们,为了避暑把屋子盖得很遮阳很阴暗。这「房屋」拉丁语为(Camera)。而暗箱(CameraObscure)是晦暗的房室之意,也是照相机(摄影机)的雏形。此为十五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人达芬奇(LeonardoDa Vici 1452-1519),科学著作中就记述这暗箱,介绍人们可以用来写生,描绘使用的工具。
            接着1553年,意大利人玻尔塔(GiovanniPorta 1538-1615)发表了《自然魔术》(MagiaNaturalis),一书中更详尽介绍CameraObscura。首先推荐人们,暗箱的确可以当作绘画工具使用。他的著作说;使用这工具,只要用铅笔将影像反射在画纸的,描绘出轮廓,再着色即可完成一幅,很有真实感的画像,再高明的画家也不能相比。此书当时一版再版,且译传世界各国。所以,玻尔塔有一段很长时间,被全世界公认是暗箱的发明人。
            暗箱,是一个密不透光的箱子或一座没光的暗室。在箱壁凿个小孔,让箱外物景光影穿过此孔,在箱内壁上构成倒影。画家坐在箱内,铺张纸在倒影处,即可描成图像。
            暗箱,经人们智慧,小孔配上玻璃镜头,改进映像的细质性。暗箱本身也改进为体积小,轻便好携带,成小匣子,广为画家普遍作为,绘画辅助的好工具。曾有人把双凸透镜镶置在暗箱孔上,可得较好的明确的影像。意大利物理学家卡尔达诺(Cardano1501--1576)在1550年所著「根本问题」里就极力推崇此装置的作用。
            更进而在1568年,意大利贵族丹尼尔─巴尔巴洛(DanielBarbaro)出版「远近实际方法」。书中说出;在暗箱小孔拴上一条绳子,用来将小圆孔随意放大或缩小,可以调节获得极清晰的影像。甚至,改革以前无透镜的暗箱,装上凸透镜,成为有史来,有透镜摄影暗箱的发明者。
            再者,意大利数学兼天文学家丹提(Danti1536--1586)在1573所著「欧几里德远近法」中,发表使用凹面镜片,可以把倒像弄反成正像,这使得摄影方法又更大改善。
            接着,卡皮尔(Kepler)在1611年着Diaptria 书中,首创使用凹透镜与凸透镜的复合透光,更为暗箱内的影像呈现,前所未有的摄影明析度。世人推崇他为照像光学的始祖。
            1609年,意大利物理、天文学家伽俐略(Galileo1564-1642)利用凹透镜作目镜,用凸镜作物镜,发明望远镜。尚且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不平。银河是由大量的如太阳的恒星,集组而成。木星有四个卫星。土星外围有光环。太阳有黑子。
            1666年,英国大科学家牛顿(Sir IsaacNewton 1642-1727)发现;光的折射,会有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论,以及论著中,叙述色之特性。他发现任何物体的颜色都不是自己产生的,而是光的照射,再反射出来各各不同颜色光。他用三棱镜将日光折射分解出红、橙、黄、绿、蓝、靛蓝、紫七色。他创立了近代物理光学的新学说,也从此,大大影响了,摄影光学的发展。
            到了18世纪,使用暗箱普遍被使用。渐有便于描绘肖像,静物,和室内绘画小型暗箱,以及户外风景可手提的,轻巧小的暗箱,经能工巧匠,精致制造。
            摄影技术,被人们发现且应用在描绘上,让有心人士已意想到;影像应该不必费时,又劳动手来描绘,而能利用较好方式,即可将影像保存下来的方法。于是,就有感光存影的办法被发明。摄影的机具如照相机,摄影材料如感光底片,显影剂,甚至于,影像由黑白进而为彩色,等等因应而出。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1(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