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古代埃及美术

        作者:核实中..2009-11-06 15:38:53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埃及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埃及是尼罗河的赐予(西罗多德)。尼罗河由南向北纵贯埃及,在红海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之间磁润出一条狭长城的绿洲。

          公元前5000年,埃及社会出现了阶级的萌芽,公元前4000年前后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到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专制王朝。国王被尊为法老,既是人间君主,又是太阳神之子,利用宗教的神秘力量来统治国家。此后的埃及经历了古王国(前3000-前2300)、中王国(前2150-前1700)、新王国(前1071-前332)三个统一时期。


          一、 古代埃及美术的特点

          埃及是古代奴隶专制国家的典型代表,具有从法老到大臣、平民、奴隶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埃及艺术是为法老和少数贵族服务的,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意识形态里起着非常活跃的作用,它的作用是歌颂王权,巩固奴隶主国家的政权,强调等级制度。这种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好大喜功的法老不惜动用数十万奴隶为自己建造陵墓、庙宇,雕凿巨像,以此表现他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神化法老和贵族,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又必须严格服从统治者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埃及艺术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和程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正面律。

          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埃及人都是虔诚的宗教徒,甚至法老也必须借助宗教力量来统治国家。埃及人相信灵魂不灭认为人的肉体死去以后,灵魂仍随尸体存在,只要尸体保存得好,灵魂便可得到永生。从这一观念出发,埃及人对陵墓的建造和装饰、尸体的保存特别关心。他们的艺术大多是为死者服务的,所以,美术史家又把埃及艺术称为来世的艺术。

          埃及艺术的形式在3000年间基本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总的说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这种缺少变化的局面的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埃及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一种封闭的状况,它与世界其他文明地区隔绝,仅有东面的苏伊士海峡与亚洲相连。此外,它的周围全是海洋、沙漠和高原。与外界的隔绝造成了文化发展上的单一状况。


          二、 古王国美术

          古王国时期的美术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为突出,壁画尚处在初期阶段。

          建筑:金字塔是古王国法老的陵墓。在古埃及人的观念中,陵墓是永久的栖身之地,它甚至比宫殿更为重要。王朝初期,埃及国王和贵族的陵墓是长方形的石头建筑,里面放着装有木乃伊的石棺,这种长方形的石墓叫马斯塔巴。后来,随着陵墓的扩大,原来的一层马斯塔巴变成了由大到小的几层相叠的梯形金字塔,其著名代表是撒卡拉金字塔。到古王国盛期,又演变出方锥形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是其主要代表。吉萨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胡福金字塔,塔高146.6米,基座四边各长233米,正对着东、西、南、北四方,是一座四方尖锥形的庞然大物。它由230万块2.5吨重的巨石垒成,石缝和能气管道,中间有石室存放法老的木乃伊。

          金字塔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它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站在它的脚下,人们会感到自己的渺小。金字塔的外观对称、稳定,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金字塔就像一座座纪念碑,当它周围的建筑完全被风沙扫平以后,它仍然巍然耸立。它象征着法老的威严地位,也说明了埃及人顽强的意志力。

          雕刻:埃及雕刻程式在古王国就已形成,以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雕刻程式有: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4、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感情表现很少;5、雕像着色,眼睛描黑,有的眼睛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它由整块天然岩石雕凿而成。雕像身长约57米,面部为5米,一只耳朵就有2米。雕像是按照哈夫拉的形象来塑造面部的,它仍然保持着法老的相貌特征和威严气派。雕像头戴方巾,前额上雕刻着圣蛇,两眼直视前方,以一种渺视一切的雄姿匍匐在金字塔附近,仍佛在守护着金字塔的秘密。由于岁月久远和风沙的侵袭、战争的破坏,它已鼻崩目残,在风沙弥漫、日影昏暗之时,远远望去,残破的脸部显示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和奇异莫测的神情。

          《拉荷切普王子与其妻坐像》线条柔和舒展,在严格的程式限制下表现出生动之处:拉荷切普体格强健,机智而多疑。他的妻子脸颊丰满、眼睛秀美、双唇丰满厚实、线条柔和、形体优美。东方女性的魅力在这里表现得既含蓄又充分。

          《老村长像》和《书吏凯伊》是古王国时期写实主义的杰作。《老村长像》表现了具有农民气质的王子卡柏尔拄杖而立的形象。这是一个稍稍发福的中年人,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和胸部、腹部之间的分界、交界线都显示出惊人的写实技巧。他有一张生动、性格化的面孔:圆脸、小鼻子、双目直视、炯炯有神,面部略带笑容。《书吏凯伊》刻画了一个书记官的形象。他盘腿而坐,膝上展开纸草卷,手握芦苇杆笔,两眼直视前方,他似乎在倾听,表情十分严肃。雕像的脸部充分显示出一个长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知识分子的特征:宽阔的前额,粗浓的眉尖,瘦削的两颊,薄薄的嘴唇,一双明亮而有神的眼睛,表现了他充沛的精力和聪慧。在体格上,帽瘦弱而细长,显示出了文职人员的体征。

          浮雕和壁画:在古埃及,浮雕和壁画有着共同的程式:1、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面;2、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3、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4、填充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5、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多为浅褐色和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为黑色。

          古王国时期的浮雕《纳米尔石板》、《猎河马》等都严格遵循这些程式。石板上的纳米尔王子戴王冠,手挥权杖,抓住屈膝投降的敌人。他的对面右上角是一组象形文字,一只鹰站在人头底座的六根纸草上,鹰是上埃及的保护神,纸草是下埃及盛产的植物,象征上埃及俘虏了下埃及人6000名。纳米尔的身后有一个随从为他提鞋,他的脚下是两个落水的敌人。

          古王国时期的墓室壁画为数不多,其代表作《群雁图》,构图别致,刻画写实、生动,设色和谐动人,整个画面富有诗意。


          三、中王国美术

          中王国时期,战乱频繁,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崩溃,地方贵族势力强大。这一时期美术成就远不如古王国时期,但在建筑、墓室壁画方面仍有独特成就。

          建筑:这一时期不再有古王国时期那样宏伟的金字塔,王国首都从沙漠边沿的孟斐斯迁到悬崖、峡谷附近的底比斯。这里的自然环境不适于建造金字塔,因此,陵墓形式变成了石窟陵墓,陵墓的外部是依山而建的梯形享殿。如门图普太享殿,由两层平台相叠而成,顶上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筑。平台有柱廊环绕,开放的柱廊使建筑使周围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

          从中王国开始,庙宇享殿入口处两侧出现了方尖碑。方尖碑是太阳光芒的象征,它为正方形。顶端为尖锥形。它的造型像一把朝天有宝剑,矗立在建筑群中,直刺苍穹,上面刻有国王的名讳、封号。法老放谢努塞尔特一世的方尖碑最为有名。

          墓室壁画:在中王国时期的地方贵族陵墓中,壁画逐渐流行。壁画在程式上仍遵循古王国传统,但表现风格显得更加活泼、圆润和优美。如霍姆荷太普王子墓壁画《饲养羚羊》中,画家没有被程式所拘束,画得随意自由。


          四、新王国美术

          新王国时期,中央集权制统治重新巩固,国势强盛,经济空前繁荣,进入了埃及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美术无论从审美角度还是从制作技巧上看,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第十八王朝时期,法老阿蒙荷太普四世进行了一场宗教改革,主张崇拜太阳神阿顿自命为埃赫纳顿对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改革期间,艺术曾一度出现摆脱传统的程式束缚,以写实来表现对象的局面,给新王国时期艺术带来了勃勃生机。

          建筑:新王国时期建造了大量的神殿、享殿、方尖碑先等纪念性的建筑,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哈特谢普苏特女王享殿。享殿沿代尔·埃里·巴哈利山脚地势的高低分成3层,各层前面有柱廊,中间有斜向通道连接各层。垂直的山崖与白石构成的柱廊相互映衬,形成统一的整体。

          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是新王国时期的著名建筑,神庙的外形均为长方形,沿一条中轴线建成。卡纳克神庙最惊人的部分是大圆柱厅,这是世界上最大有圆柱厅,它占地5000多平方米。厅内共有134根石柱,分16行排列,中央两排特别粗大,每根高达21米,直径3.57米,柱头是绽开的纸草花形,柱顶圆盘上可以站立100人。圆柱、天花板、梁、墙面上刻满了象形文字和浮雕,内容是记载神庙的历史和供奉的神名,以及当时重在的历史事件。在这大厅里,无法看到中心轴的对角线,大厅里的柱子像原始森林一样密集,中央高柱盛开的纸草花柱头遮住了上面的横梁。外面的光线透过高侧窗,在横梁与柱头的遮挡下渐次稀微,天花板在这种光线照射下好像是悬浮在高空。殿内光线阴暗,具有神庙所需要的幽深、神秘的气氛。

          第十九王朝时期的阿布-辛姆贝勒神庙建于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它的宏伟无与伦比,正面有四尊与山体相连的拉美西斯二世像,高达21米,神庙内的柱子雕成人形,石壁上刻满了象形文字,描述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活与功绩。这一神庙是王权神化的集中体现。

          雕刻:新王国时期,雕刻又重新出现新的繁荣,出现了真人大小的雕像和巨型雕像。肖像在技巧上更为成熟,肌肉表现优美,嘴角稍露微笑。埃赫纳顿时期的雕刻以其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深远的意境为特色表现了法老的日常生活。《埃赫纳顿肖像》是埃及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并不俊美的王者像,它真实地表现了这位法老的外貌:长脸、大头、小细脖、细腰、大肚子,这种写实的表现显然得到了法老的支持。法老面部的表现极富有个性,他的脸部清瘦,嘴唇线条柔和,眼睛流露出梦幻般的目光,表现出一种哲学家的精神气质和神经质,显示出一个改革者的急躁和狂热性格。《纳菲尔提提王后像》是埃赫纳顿之妻的肖像,它是埃及历史上最美的作品之一。这是一尊着色石灰岩头像,生动地表现出一个端庄典雅的东方女性的形象:容貌清秀、五官纤巧、,面部流露出娴静、敏感、温文尔雅的气质。她的长脖子被夸张地加以表现,显得很优美,颈部那细长的曲线十分柔美,突出地表现了她那女性的恬静和高雅之美。

          埃赫纳顿的宗教改革随着他的去世而结束,以后的艺术仍然恢复了旧有的传统,但埃赫纳顿时期的美术仍然对19世纪雕刻艺术产生了影响。

          壁画:新王国时期,壁画出现了前所末有的繁荣。它主要用来装饰宫殿、庙宇和陵墓,其中保存最多的是墓室壁画。它的内容多表现墓主生前奢侈豪华的生活以及仆人们从事耕牧劳动的场面,具有明显的世俗性。在形式上,它继承了古王国、中王国的传统,但处理手法上更纯熟、大胆、自由多样。在常见的军事、狩猎、乐舞、宴饮等场面上,对人物姿势的描绘更为生动自如,大多具有鲜明的享乐倾向。如底比斯的纳赫特墓中的宴乐场院面,其中有3个女乐师是埃及壁画中最美的形象。艺术家透过轻盈透明的衣裳把3个妙龄少女的躯体画得若隐若现,娇憨动人的姿态、华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达到了极为和谐的境界。底比斯尼巴姆墓室中的《舞乐图》以同样的手法表现了贵族的享乐生活,充满了喜悦的气氛和轻歌曼舞的情调。

            来源 :网络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9(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