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绘画简史:明清绘画(5)清初的绘画

        作者:核实中..2009-09-17 16:33:35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清初的绘画

            初期,受皇室扶植的“四王”画派,成为画坛的正统派。他们以摹古为主旨,崇尚董、王和元四家,讲究笔墨趣味和技巧功力,但是内容缺乏生气。他们的山水画风影响了整个清代。在江南地区则出现了一批富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画家,他们主要是明代遗民,政治上无法与清统治者合作,艺术主张也迥异于北方的四王。代表人物为“四僧”、“金陵八家”及“新安派”等。其中,以四僧的成就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也最大。

          (一)四王、吴、恽及有关传派

            四王(王时敏、王鑑、王翚、王原祁)与吴历、恽寿平六人在清初并称为画坛“六大家”,其中,四王的擅长、崇尚、画风相近,形成“四王”画派,占据了画坛的正统地位,吴历也以山水闻名,恽寿平则以花鸟见长,在他们各自的影响下,都形成了不同的派别。

            ■王时敏(1592-1680), 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祖父王锡爵为明代相国,崇祯初,王时敏以荫仕太常寺卿,人称其为“王奉常”。少年时与董其昌、陈继儒往来密 切,为“画中九友”之一。入清后隐居不仕。工诗文书画,擅山水,并富收藏。精研宋元名迹,并受董其昌影响,致力于摹古,于黄公望追摹尤多。但因缺乏对造化 的真切感受,因此,作品多经意于笔墨章法之变化,而面目较为相近。传世作品较多,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其24岁时摹写宋元古迹而成的《山水大册》,上海博物 馆也藏有相类似的《仿宋元六家》册。早期绘画比较工细清秀,如上海博物馆所藏《云壑烟滩图》轴,37岁时作,用黄公望法杂以高克恭皴笔,干湿互用,墨色苍 浑。晚年时,以黄公望为宗,兼取董、巨和王蒙诸家,更多苍劲浑厚之趣。故宫博物院藏其《落木寒泉图》轴、《仙山楼阁图》轴、《山水轴》,分别作于72岁、 75岁、84岁,可见其晚年山水面目。他也是“娄东派”的开创者。

            ■王鑑(1598-1677), 字圆照,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曾孙。明末官廉州太守,故有“王廉州”之称。入清后隐居不仕。亦是“画中九友”成员,富收 藏。常与王时敏切磋画艺,与王时敏风格相近,是“娄东派”首领之一。其山水多仿古之作,专心于“元四家”,尤其崇奉董、巨,功力较王时敏深厚。其山水运笔 沉着,用墨浓润,风格沉雄。亦擅青绿山水。在他的传世作品中,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仿古山水屏》12幅和广州市文物商店藏的《仿古山水》册,堪称他仿古作品 的代表作。晚年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作品,画山水多布景繁密,矾头众多,皴法细密,墨色层次丰富,风格苍莽,吸收巨然和王蒙画法较多,如藏于故宫博物院的 《梦境图》轴、《夏山图》轴、《仿叔明长松仙馆图》轴、《仿梅道人溪亭山水图》轴等作品。其青绿山水是以石绿、淡赭、润墨融合一起而成的,代表作有藏于故 宫博物院的《九夏松风图》轴和《青绿山水图卷》等。

            ■王 翬(1632-1720),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又号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出生文人世家,祖辈均善画,秉承家学,曾拜同乡张珂为 师,后被王鑑及王时敏收为弟子,遂得二王指授。40岁后,画技成熟,成为一代大家,是四王中技法比较全面,成就比较突出者。以35岁至60岁之间的作品最 为精彩,时人誉为“海内第一”。60岁时,被康熙召幸,主持绘制了堪称巨制的《南巡图》。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秋山草堂图》轴,绘制于他42岁时,画中山色 郁茂,笔法繁密,林壑繁复而不失明爽之致。既传达了王蒙原作的精髓,而细秀的用笔,浓润的墨色又显示了自己的特色。但晚年的王翬由于名声显赫,求画者日 多,所以传世的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为应酬之作或代笔画。故宫博物院藏其81岁时所画《秋树昏鸦图》轴,写茂林群鸦,高士于水阁中对话。用笔苍劲严谨,墨色富 有变化,为晚年精品。宗法王翬画风者很多,形成了“虞山派”。早期虞山派的杨晋是其中的佼佼者。杨晋,字子鹤,号西亭,常熟人,工山水、人物、写真、花 鸟,尤擅画牛。王翬作品中的人物、牛马多为其手笔,并常为王翬代笔。曾参与绘制《南巡图》。但画山水用笔较板,无雄厚之气。故宫博物院藏有其《牧牛图》 扇。虞山派的蔡远、胡节、徐瑢、宋骏业、唐俊、顾昉、释上睿等人,多未脱王翬格式,缺乏新意。

            ■王 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王时敏之孙。康熙时进士。曾奉诏供奉内廷,奉旨编纂《佩文斋书画谱》,任书画谱总裁和《万寿盛典》总裁,官 户部侍郎,故人称“王司农”。画承家学,得祖父及王翬指授,致力于摹古,以黄公望为归依。喜用干笔积墨法,反复皴染,多遍始成。因用笔沉雄,墨色淋漓,有 “笔端金刚杵”之誉。形式变化丰富,但缺乏生活气息和真实感受。亦喜用墨色合一的浅绛法作设色山水。中年后从摹古中脱出,形成自己特色,笔墨比较秀润。此 特点可从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仿大痴富春山居图》轴、《仿梅道人山水》轴等看出。65岁以后,则笔墨渐趋苍劲,并追求朴拙的趣味,如69岁时所作,藏于故宫 博物院的《仿古山水》册,显示出一种“熟而后生”的老练。
          王 原祁由于受皇室青睐,政治地位显赫,代笔者亦较多,主要有王敬铭、赵晓、温仪等人。追随他的人也较多,遂形成“娄东派”,几乎独霸当时画坛。前期娄东派画 家主要有唐岱、董邦达、华鲲、黄鼎、方士庶、张宗苍、钱维城等,后来还有“小四王”(王昱、王愫、王宸、王玖)和“后四王”(王三锡、王廷之、王廷国、王 鸣韶)诸家。唐岱为王原祁弟子,兼法宋元,笔墨工稳深沉,时“娄东派”中的院体画家。董邦达、钱维城上逼董其昌、黄公望,兼承松江、太仓、娄东诸派遗意。 黄鼎、方士庶、张宗苍,发展了王原祁的干笔画法,多用干笔皴擦,淡墨渴染,有苍郁之趣。华鲲为王原祁弟子,山水画具有王蒙、倪瓒的风格。“小四王”中,王 昱为王原祁族弟,山水画面貌最似王原祁,笔墨松秀,并长于浅绛设色画法。王愫为王原祁侄,善于干笔皴擦,得元人简淡法,间作青绿。王宸为王原祁曾孙,山水 承家学,以元四家为宗,枯笔重墨,风格荒古。王玖为王翬曾孙,承家学,又师黄鼎,善用枯笔,取法虞山派、娄东派之长。“后四王”中,王三锡为王昱侄,得王 昱法。王廷之为王玖长子,山水清雅。王廷国为王玖次子,秉承家学,有轻灵秀润之致。王鸣韶兼学虞山派。这些画家的共同之处是:虽然各擅一技,名重一时,但 都未能摆脱“四王”的窠臼和临古摹古的路子。

            ■吴 历(1632-1718),本名启历,号渔山,江苏常熟人。青少年时家境没落,以卖画为生,一生为布衣。中年时信奉天主教,50岁时至澳门,入教修 道,57岁时成为天主教的司铎,晚年生活清苦,病死于上海。工山水,亦善竹石。早年曾师从王鑑及王时敏,早期作品极似王鑑。中年后,在遍临宋元诸家的基础 上,着重吸取王蒙和吴镇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布景真实,安排得当,有空间感;用笔沉着严谨,善用重墨、积墨,所画山石富有立体感,风格浑朴厚润。故宫博 物院藏其43岁时作《松壑鸣琴图》轴,取法王蒙,景色郁茂,布局深远,皴法细密,积墨厚重,阴面多用重墨,受光部分作“阳面皴”,增强了立体感,反映了画 家成熟后的典型风格。晚年笔墨更趋苍劲凝炼,气韵浑朴沉郁,但生意不及中年。吴历还有《人物故事图》传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品格非凡,此一点为四王所不 及。

            ■恽 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白云外史、瓯香散人等,江苏武进人。恽向侄。他一生坎坷,饱经困苦。清初 隐居乡里,以卖画为生。为人品行高洁。幼承家学,从恽向习山水,后改学花鸟,继承和发展了徐崇嗣所创没骨法,创造出一种形象生动、色彩明媚、笔调简洁的新 画风,一时风从者甚多,号称“常州派”。他的没骨花卉,揉合了黄、徐两派技法,既重视写生,讲求形似,又强调传神,变黄氏的富贵之意为淡雅之趣。故宫博物 院藏有其43岁时所绘《花卉》册,运笔潇洒飘逸,为能表现其典型风格之作。晚年所画花卉比较放逸,但又不失规矩和秀润之致,如上海博物馆藏其53岁作品 《春花图》轴。常州派影响很大,从者达百人之多。随其习画者有马元驭、范廷镇、邹显吉、恽冰、张子畏等人。马元驭,字扶曦,号栖霞,笔墨超致不凡。范廷 镇,字子安,号芷庵,武进人,笔墨酷似南田,多伪造恽氏画作。邹显吉,字黎眉,无锡人,画家邹一桂之父,深得恽寿平赏识。恽冰是恽寿平族曾孙女,字浩如, 号兰陵女史,传没骨法,清致雅丽,有时名。其妹恽玉,亦善写生之作。张子畏是恽寿平外甥,为恽氏助手。

            与恽寿平同时的王武和康雍时期的蒋廷锡、邹一桂,也是著名的花卉画家。

          ■王武(1632-1690),字勤中,号忘庵,吴县(今苏州)人,善鉴赏,花卉继承黄筌写生传统,赋色明丽。传世作品有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的《红杏白鸽图》轴,勾线与没骨法并用,淡雅生动。

            ■蒋廷锡(1669-1732),字扬孙,号南沙,江苏常熟人。官至大学士。工花鸟,中年以前作品受“常州派”影响,后取陈淳、徐渭法,变细致为放逸。因系高官,代笔较多,马元驭父子常为其代笔,真迹多为笔墨简逸,墨色带赭的作品。如《柳蝉图》轴。

            ■邹一桂(1686-1772),字原褒,号小山,晚号二知老人,江苏无锡人。雍正五年进士,官礼部侍郎。工花卉,或用重粉点瓣,或用淡色晕染,风格明净秀雅,生动自然。传世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红桃白梨图》轴等。

          来源:网络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0(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