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方建筑小史:后记

        作者:核实中..2009-09-17 14:09:51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西方建筑小史--后记

             写西方建筑史,实际上还是想对我们中国的建筑出点力的。毋庸否认,从整体上来说当代中国的建筑,特别是城市建筑,从设计理论到设计实践基本上是照搬西方 模式的,只是在时间上有大概20年甚至更长的差距。这里面经济条件的制约是比较主要的因素。据业内的朋友说,西方特别是欧美日这样的发达国家,建筑设计的 费用大概能占到整个造价的10%甚至更多。而我们的呢?1%甚至不到。投资方的思路是:出于经济的考虑,既然材料和施工等方面的费用不容易降,那么要压就 只能压设计的了。


            这样做也许能省钱,但其短视是更为明显的。设计方的利益既然那么少,维特鲁威的建筑三原则中他们也就只能顾及 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坚固耐用了。这样设计出来的除了方盒子还会是什么?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当经济条件不再成为限制的时候,我们的一些大中城市的建筑设计却依 然没有进步。那些纷纷上马的所谓"标志性建筑",真正能够成为"标志",能够成为"城市名片"的又有多少呢?给你一张去掉了街名和建筑名的某城市闹市区的 照片,你有把握认出来是哪座城市吗?各种地产广告所宣传的"经典楼盘",到底是设计上的高质量还是价格上的"高质量"呢?这一点我越写到后来越对国内的建 筑设计感到失望。否则我们也不必老是回想已经死了快30年的梁思诚,或者老是寄希望于已经快90岁的贝聿铭了。

            这里面应该说有我们的设 计人才的能力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对于建筑设计的理解不够。其实话说远一点,不光是建筑设计,像工业外观设计、广告设计这些方面在国内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 视。在我们的纯美术作品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时候,这些应用美术的领域我们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设计是艺术的一部分。而国际上对于这些 设计的重视是丝毫不亚于对纯美术的,甚至还要多。

            不敢说自己的这个系列能起到什么作用,也许只是想唤起大家对建筑的一些关注吧。另外, 限于自己的水平有限,大家想要对建筑了解得更多的话,还请多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我的这个系列至多只是一个简单的入门介绍。事实上,自文艺复兴时期之后, 很多著名的建筑和建筑师,限于篇幅我都没有讲到。到了现代派和"现代派之后"我的这种遗珠之恨就更明显了。

            有几本书对我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大家要进一步研究的话可以从它们开始:
            帕瑞克·纽金斯(英)的《世界建筑艺术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保罗·麦克金德里克(美)的《会说话的希腊石头》,浙江人民出版社(以考古学的角度为主);
            约翰·萨莫森(英)的《建筑的古典语言》,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罗小未、蔡琬英的《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古代-十八世纪》,同济大学出版社;
            拉塞尔·斯特吉斯(美)的《国外古典建筑图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同济、清华等四校合编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张容生的《西方现代派建筑艺术》,湖南美术出版社(此书的编排有问题,大家看时要注意)。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自80年代末开始出的一套《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也是很有用的,虽然晚出的几本溢美之辞过多,且有陷入"后现代"的话语迷雾的倾向。

            另外,一些建筑史上有名的著作大家也可以找来看看,但是要注意其观点和视角并非一点问题没有。有中译本的我写在下面:
            维特鲁威(古罗马)的《建筑十书》;
            勒·柯布西耶(法)的《走向新建筑》;
            罗伯特·文丘里(美)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查尔斯·詹克斯(英)的《后现代建筑语言》;
            汤姆·伍尔夫(美)的《从包豪斯到现在》。

          来源:网络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3(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