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论当代艺术与审美的不平衡性(作者:卢世主 )

        作者:核实中..2009-08-28 16:08:05 来源:中国建筑家网

          作者:卢世主  来源:网络


            摘要:当代艺术的发展使艺术的本质不断变化,艺术的根本观念已受到质疑.一方面造成了艺术在人的精神领域里的严重排斥和强大冲击,从而从根本上减弱、降低人们对艺术的精神依赖和审美欲求,另一方面艺术从未像现在这样广泛流行,艺术对大众来说不再是一种奢侈品,艺术创造不是少数人的事,艺术欣赏也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当代艺术的审美呈现出一种非对称状态。
            关键词: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审美
            
            十九世纪末以来,狂飙突进的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对传统的艺术理论和审美观念进行了全方位的强劲冲击。印象主义以降,艺不再是模仿现实或理念等事物,或不再是情感的不断表现,艺术的本质不断变化,艺术的根本观念已受到质疑,艺术的意义变成了一种行动,一种构筑着另类世界的活动。一方面造成了艺术在人的精神领域里的严重排斥和强大冲击,从而从根本上减弱、降低人们对艺术的精神依赖和审美欲求,另一方面艺术从未像现在这样广泛流行,艺术对大众来说不再是一种奢侈品,艺术创造不是少数人的事,艺术欣赏也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当代艺术的审美呈现出一种非对称状态。

            不平衡性是指事物或运动以一定的中介变换时出现的变化性和差异性。当代艺术与审美互动中物质属性、意义内涵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当代艺术与审美的不平衡性,使当代艺术与审美有暗示与被暗示、模仿与被模仿、感染与被感染之分,当代艺术才恒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一、存在与认识

            当代的艺术被认为是最时尚的、狂傲不逊的、屡屡逾越规矩、甚至是反传统、反美学的艺术,当代艺术创作的目的只是不断的创新,只为了打破传统的限制,而不考虑是否表明一个含意。艺术品愈难理解愈有可能被认为具有艺术价值。艺术家往无意识的边缘前进,创造不需要理由,呈现出片断的情绪发泄。

            自从印象主义艺术取得胜利以来,艺术家对美学的思考逐渐脱离对自然的摹仿的具像的观点,走向一个探索精神世界的历程,后印象派之后的野兽派、立体派、构成派艺术家,构筑了另一个不同于视觉经验的内在表现。“形式为重,形式本身就是内容”,现代主义美学是个人的、任性的、不必也无法解释,“你所看到的。就是我所表现的”。因此现代艺术由抽象手段,去除自然物象的造型的因素,仅以单纯要素达成其“内在必然性”。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企图由可控的单纯形式,重构视觉经验,以纯粹的形式。来表现现实的繁复、不安与不确定。从二十世纪初至70年代,现代主义不断地挑战传统,诠释自我,把“为艺术而艺术”的精神推向了极致。“现代主义摒弃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引入领域,后来有经艾尔伯蒂整理成型的‘理性宇宙观>。这种宇宙观在景物排列上区分前景与后景,在叙述时间上重视开头、中间和结尾的连贯顺序,在艺术类型上细加区分,并且考虑类型与形式的配合。可是,距离消蚀法则一举打破了所有艺术的原有格局:文学中出现了‘意识流>手法,绘画中抹杀了画布上的‘内在距离>音乐中破坏了旋律与和弦的平衡,诗歌中废除了规则的韵脚。从大范围讲,现代艺术的共通法则已把艺术的摹仿准则批判无遗。”然而在二十世纪末,内容不再只是形式,而是强调多元文化的内涵。后现代主义象一股巨大的潮流淹没了现代主义创造性的自我精神,后现代艺术标榜‘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严重的变化,艺术不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象牙之塔的自足自律的世界。

            众所周知艺术毕竟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当代艺术并不能把自己同现实生活割裂开来。不管艺术家们对特定的社会文化如何反叛,都是时代精神的镜像,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他们用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他们的时代特有的情感、思想和愿望。许多批评家都接受当代艺术是现代文明的准确反映的观念,这个现代文明的标志就是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泛的政治和生社会变革、突如其来的经济繁荣和经济灾难。因此,贯穿上个世纪的当代艺术,其中心的前卫观念,几乎自然而然地与我们这个社会进步的信念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社会进步的信念也影响了艺术,尽管艺术家不一定赞同。事实上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从开始就与当代艺术相随,那些胡扯的艺术家,装懂的观众的空谈之辞只不过是在掩饰皇帝的赤身裸体而已。当代艺术的反叛是双重的,艺术不是为了把握世界,而是为了体验世界,调整主体与客体的和谐,满足人所意识不到和无法意识的存在的需要,艺术在批评现实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批评、自我改造。

            二、接纳与消解

            在新潮叠起的当代艺术历程中,人们总是喜欢嘲弄全新的艺术潮流。但他们所用的那些辱骂性的字眼现在已被正式认可,用来区别那些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艺术潮流。现在只有历史学家知道巴洛克、罗可可、印象主义、野兽派以及立体派这些名称最初的贬意。

            “新野兽”、“新具像”、“新几何”、“新概念”你方唱罢我登场,往往是春天发起的运动到了秋天就过时。当代艺术表面上是为了新才去追求新,其实是想消除传统的严肃艺术与大众流行文化之间的等级关系,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吸引大众、批评家对当代艺术的关注。后现代艺术家主动地从象牙之塔里早走了出来,有意识地努力使自己成为大众文化媒体的一部分,事实上艺术家这种刻意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杜桑、西耐特、库哈斯们就是这样成为当代的艺术明星和超级明星的。“在这里,艺术家曾经的‘精英>与‘贵族>身份,完全降格为利用传媒来实现的市场仅仅的利益瓜分者。这种利益瓜分者的处境,意味着艺术不过是以市场炒作为手段,以迎合大众口味为目的的生存交换而已”。当代艺术亦被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以开放、平和的态度所接受。这种发展态势导致艺术与非艺术界线的模糊,引出了“作者死了”、“艺术的终结”的话题。美国艺术评论家罗伯特>休斯对此作了非常恰当的概括:“人们提到现代主义终结时一一要避免这种说法是不可能的,因为自70年代中期以来,那种我们正处于>后现代主义‘文化之中的观念已经变得平常了一一并不是指一个突然的历史终点。历史不会象玻璃棒那样整齐断裂,而是象绳子一样磨损、拉长,最后毁坏,文艺复兴并不是在具体那一年结束了,尽管文化中还充满文艺复兴思想遗留的成分。现代主义也是如此,而且更是如此,因为它离我们更近。它间或还具有反射的作用,被分离的肢体还在抽动,各个部件还存在;但是它的动力已经消失,我们同它的关系变成了考古学意义上的关系。毕加索不再是同时代的人,也不是一个父亲的形象;他成了一位距今遥远的古人。人们会敬重他但不会反对他。就像伯利克利时代一样,‘新的>时代结束了历史”。

            艺术接受是对艺术作品的一种体验、感悟和评价;在这种接受活动中,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现实的存在的感受和思考,这种接受、评价、体验的行为的复杂多样性和易变性。解释学艺术理论把艺术接受作为艺术活动的主体,肯定了艺术接受中“前结构”和接受中的误读和解释的合法性,由此达到对传统的艺术理论所认为的艺术的中心意义的消解。在艺术接受活动中,这种“前结构”,也即“历史视阈”是影响接受的基本因素,它构成一种“合法的偏见”,所以,对于接受来说,不存在所谓的与文本符合或发现中心意义的问题,而是由文本和接受构成了另一个世界,在这一世界中,文本向接受者敞开。接受者也向文本敞开;故而,艺术接受中对艺术的理解,不是要指向那意义。进入艺术之中,绝对占有艺术所构成的世界,而是将自己是“非现实化”,将自己“暴露”给文本;在艺术接受中,是力图和自我构筑的“他者”不断地对话,形成一个不同的世界和新的视野。艺术接受对艺术的意义,不仅仅艺术接受者对艺术意义的占有,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占有对接受者自己的创造和激发。不仅人们对当代艺术的一般态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艺术本身同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样,传统的艺术的永恒、普遍的中心意义消解了,艺术不再是模仿现实或理念等事物,或不再是情感的不断表现。不再是反映现实或表现情感的东西,它没有普遍的标准,永恒的意义,美学的原则几乎被完全抛弃,艺术家不再感到与社会截然对立,一切都在解释和对话中不断地展现,后现代主义的目的存在于它的解释中。

            三、陌生化与零距离?

            在迅速变化的当代社会背景下,审美的快感方式呈现多样化,艺术也在不断变换己的角度和角色,不断更新人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试图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印象主义直接脱胎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还没有走出亚里斯多德的“对自然的摹仿”的艺术论,和艺术摹仿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基本上还是的现实的反映。抽象主义,野兽派。达达主义关注心灵潜意识深渊所发生的一切,走向了一个纯粹自我的世界,它为艺术带上一层面具,开始了曲解基本现实世界。新几何、新概念主义把为艺术而艺术的精神推向了极致,对现实的否定,对自我的强调,它的面具使基本现实消失,进入了一种另类的艺术世界。

            现代主义致力于艺术形式的花样翻新来创造一个超越于客观世界,独立于现实生活的艺术世界,致使现代艺术家与接受者的距离拉大,甚至出现了严重断裂的态势。丹尼尔.贝尔认为现代主义对接受者的态度正如它故作晦涩,采用陌生的形式,自觉的开展实验,并存心使观众不安,也就是使他们震惊、慌乱,甚至要像引导人昄依宗教那样改造他们。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艺术的手法》中谈到,对于熟悉的事物,人们的感觉趋于麻木,仅仅是机械地应付它们。他认为,艺术就是要克服这种知觉的机械性,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受如同你所见到的视象那样,而不是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显然,陌生化正是要不断破坏人们的“常备反应”,使人们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重新调整心理定势,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从而重新唤起人们感知艺术的原初性。现代主义艺术采用陌生化的手段,达到其背离大众审美趣味的先锋精神,使现代艺术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充满对立和冲突,艺术家鄙视公众,德国现代美学家德索在他的《美学与艺术理论》一书的描述颇有代表性,他认为:一旦把艺术献给了人民,那么艺术就给毁了。然而艺术家们始料不及的是:公众则通过忽视这些艺术家的存在来进行报复。大众媒体的崛起,多元化的时代的到来使公众的审美有了多元的选择,当人们已经开始兴高采烈和扬眉吐气地跨入一种现实社会审美化的汹涌大潮时,艺术被边缘化。

            技术革命的浪潮,填平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鸿沟,“人人都是艺术家”,它所涉及的范围已渗透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混淆了认识者与被认识对象,传统的艺术分类方法因此显得捉襟见肘,艺术象牙之塔的根基开始毁坏了。后现代艺术主动介入现实生活,艺术又回到了事物本身“现象学还原”的趋向,即艺术的目的就是沟通,沟通人的感情,沟通人的思想和认识。现代主义精心构筑陌生化的形式结构,而后现代消解了现代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思想,其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解构性的,表现为不确定性、零散性、非原则性、无深度性,通过复制、拼贴将自己默默地融入到文学、哲学、科学等普遍存在的生活片段中,并模糊了其中的界线,导致了观众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感彻底消失。日常世界与艺术的同一性日益显示出来。

            结语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艺术曾被驱逐出境,因为艺术是真实世界的模仿者,没有自己的创意,只能宣扬人性最卑劣的东西,只能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在我们的时代,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也同样隐含着矛盾和危机。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传统现代主义不管又多大胆,也只在想象中表现冲动,而不逾越艺术的界限。他们的狂想是恶魔也罢,凶杀也罢,均通过审美形式的有序原则来加以表现。因此,艺术既通过社会起颠覆作用,它仍然站在秩序一边,并在暗地里赞同形式的合理性。而后现代主义则溢出了艺术的容器。它抹杀了事物的界限,坚持认为行动本身就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在艺术发展史上众多风格、流派冲突中隐含着艺术家对生命的态度,他们的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隐含着艺术与审美的互动,今天的艺术无论如何反艺术反传统,它仍然是艺术,它毕竟保留着不同于非艺术的形式,因为艺术传统不可能被简单地遗忘或抛弃。艺术是我们时代的投影、文化的隐喻和象征,不论艺术如何被流行的价值、趣味和行为标准所规定、左右、定向,它总是为现实提供美和崇高、兴奋和快乐;同时艺术也努力为自己创造另一个现实:艺术所表现的美、崇高、快乐和真。艺术总是和美联系在一起,与审美是互为本体的,艺术与我们的时代互为表现的形式就是真和美。

          邮箱:fuwu@meishujia.cn
          Q Q:529512899
          电话:
          邮箱:fuwu@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8(s)   6 queries